帶學生到大佛禪寺踏查,寺裡沒有素齋可以隨喜,就到千禧
鐘下的咖啡館用點便餐。禪寺四周的攤商不禁葷腥,香腸、
茶葉蛋隨處可見,咖啡館內卻僅供素食。
我本非修行中人,食素食葷原不在意,所重者無非滋味足以
下飯而已。不過學生似乎多有尷尬之色,只不知是無肉不歡
,還是根本不慣蔬食的生冷,豆肴的作工,亦或對「食菜」
有莫名的避忌。
- Jan 03 Sat 2009 23:56
食物的結界
- Jan 02 Fri 2009 22:10
雙溪漫遊
長長的新曆年假,總覺得要去哪裡走走,在緩慢從容的村路間,
開始一年的日子。
接任行政後,我很少有機會騎上機車,一下午去回百許公里。夜
間或者周末下午,像被程式圈鎖住一樣,停停走走的都是市區熟
悉的幾條巷子,總跨不出基隆的範圍。在該轉彎的地方轉彎,在
常吃食的地方吃食。
- Dec 26 Fri 2008 22:46
麋鹿快跑
昨夜九時許,晚自習的學生剛散去,我騎上機車,慢慢滑向玄關
外一段長長的斜坡。一群高中生站在斜坡路邊,大聲唱著聖誕歌
曲,高低不合腔調。我停下車寒喧,車子仍怠速轉著,一個接一
個大喊:「老師聖誕快樂!!」站在前首的 Choco對我說:老師
你慢慢往下騎,我們一個一個接在你的後面,就像麋鹿一樣了。
- Dec 11 Thu 2008 22:55
有Fu
今天一位相當有名氣的教育工作者來校演講,原本只是一場教師
們例常的研習,由於機會難得,同仁們極力爭取,讓師生們可以
同堂聽講。講題並不陌生,講者的音聲顏色,對出身師範的人而
言,總有幾分彷彿相識。我常在空檔,和隔座的學妹偷偷比對類
似的身影。所以,我並不很專心。
我時常轉身看著我的學生,他們的眼神、表情多數時候,總是專
心投向相同的方向,或笑、或語、或默。我心底有一點輕輕的憐
- Nov 23 Sun 2008 16:50
東瀛旅記(三)
京都的寺宇神社何下千計,趕路似的旅行團,總規劃出最直捷
的路線,一路進出就是一、二鐘點,算是做完功課。精明一些
的,連拍照角度都指點清楚,總讓經典鏡頭不至閃失。不過,
散步的閑情就頓消六、七。
古寺太多,若如繳交作業一般來去,不免對於錯過的景點悵然
若失。如少了具體的目的地,隨意慢行,反而有許多驚喜。恁
- Nov 22 Sat 2008 19:55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學校同仁在牛排館聚餐,餐點分道而上,左右三兩個聊起工作
場合裡的八卦。雖都是些舊聞,不知者還是驚詫連連,話尾,
我下了註腳:「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愛戀繾綣,原不足為外人道。美好與苦痛,也不是外人可以理
解的。在旁人眼中,那些圈栓不住、一事無成、火爆剛烈、懦
弱不決的面貌,本都有可以諒解容納的理由。
- Oct 29 Wed 2008 22:10
東瀛旅記(二)
車行由大阪往奈良的公路途中,最貪拍的是日本關東尋常的
民居,素淨簡單,令人覺得安靜。我不斷按下鏡頭,卻沒有
任何一張拍好。我頻頻轉頭看著兩側車窗,由市區轉入山野
,最令人留連的仍是民居。
我突然想起,這一兩年回台南鄉下,在休耕的田間,一幢幢
新建的黑瓦別墅,竟是襲自東瀛的仿本,但是那些農舍都建
得太過粗重巨大,原本素雅的黑瓦,一逕變成逼仄的裝飾,
- Oct 19 Sun 2008 21:05
誦讀的夜晚
或許是錯覺,我總覺得自己的聲音在夜裡特別好,尤其是
趁著夜風時。與真實的音質無關,全然來自那些練唱、練
習朗誦的夜晚,一如老曲盤上的紋路刻印在我的喉嚨,隨
著清涼的夜晚流瀉。我坐在某個階梯,某張石椅,或者置
身在某間教室裡,甚至車水馬龍的大馬路邊。
大三那年的社團期末發表會,那個喜歡的女子爽約,我在
所有的人散去後,獨自跑到大安森林公園,賭氣地把當晚
- Oct 13 Mon 2008 22:28
東瀛旅記(一)
行年三十,從未離開台灣,對於隔著海洋的異國外邦,除了課
本、電影與雜誌上的描寫外,淺薄地近乎無知。總是在不斷轉
述的耳食之間,拼拼湊湊。人名與地名零散剪接,再牽連著早
已遺忘的外國史、電子郵件與相本間堆疊傳送的圖片而已。
與其說是外國,不如說只是對島嶼之外的胸構圖象而已,浮動
不真,奇異詭麗。
- Oct 12 Sun 2008 23:33
代擬安樂高中第七屆學生的學測破百祈願文
我謹以最清明、沉靜的心智,祈願自己面對學測前破百後的
衝刺,接受隨之而來的挑戰,小大由之,剛健自強;不畏任
何險阻與磨練,一本初衷,堅毅心志。我願認清自我,確定
目標,不好高騖遠,不妄自菲薄,步步踏實,不憂不懼,無
所懈怠;更願與同儕諸君,相持相勉,秉持直、諒、多聞之
道,切磋砥礪,如同金石。以光明清澈的心,照亮癡頑與茫
然;以宏大堅定的志,突破困頓與怠惰;以積極勤敏的行,
走向康莊大道。
- Sep 29 Mon 2008 23:58
孔子誕辰台北孔廟釋奠典禮習儀參禮隨想
一直懷著重睹釋奠典禮的心思,卻多年無法成行。教師節早已
取消了假日,而國文課常排在晨起首堂,根本無法在台北與基
隆間兩地往來,只好年年擱延。今年教師節落在週日,想趕在
返鄉的車班前,站在東西兩廡的廊下,重溫十八歲時曾經歷的
的天色、燈光與聲響。
第一度接觸祭孔,早在小學之時,母親牽著我們兄弟,冒著未
- Sep 15 Mon 2008 21:55
戊子上白礁刈香隨行記4
(國小四年級的哪吒扮相)
收到觀佑文化工作室拍攝的「台南縣學甲慈濟宮戊子香科上
白礁謁祖遶境祭典」影片,夜裡在電腦上播著,獨自看著三
月十一日,由晝到夜的遶境留影。老舊的冷氣機轟隆作響,
我細細聽著鑼鼓與八音。
- Aug 05 Tue 2008 00:22
漂移與落腳
我喜歡對號火車。手裡握著坐票時,我可以清楚知道自己應該
在哪個位置落座,而不必擔心隨時有人走過來,說「先生,對
不起,這是......。」然後倉倉皇皇站起來,擠在狹宰的走道
上,讓所有身旁的乘客,都因為臃腫的身軀,感到進退尷尬。
如果有機會,落在邊邊角角的位置裡,尤其自在。
而熟識我的人都知道,走入劇場時,當我的位置尋定,前排或
- Aug 03 Sun 2008 22:35
認同
夜裡騎經孝二路,車道還轟隆響著,而兩排店家多已打烊,騎樓
昏暗。遠遠望著,「郭元益」門市的騎樓上張了一對昏黃燈籠,
上面寫著大紅的「主普」「汾陽郭姓」,溫溫淡淡地亮著,就如
基隆街道上其他的郭姓人家。
傳承一百五十四年的雞籠中元祭,今年第二度輪由郭姓主普。街
上的燈飾沒有往年那麼張揚,淡紅色燈籠靜靜懸著,逶迤蔓延,
顯得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