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吾有身】─性別議題 (3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所有的性犯罪,無論是性騷擾、性侵犯、性霸凌都然都是錯的。甚至過度追求,都是不恰當的。
人類生活在一個文明建構的社會中,當然都應該以理性節制自己的行為,甚至應該表現得有教養、有禮儀、有分寸。
然而,這些都是應然層面的判斷。然而現實的世界,確實就有理性未能全面涵蓋的實然層面。
此便是慾望、情緒、迷惘、障蔽。這些層面,在一般情況下當然應該學會自我安頓,在教育中學會自我調適,在社會體制中獲得約束,而當超過常人所能良好控制的情況下,則可能要心理諮商、醫師醫治,甚至傷害他人時,則可能受到法律制裁。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性犯罪的因素極其複雜,責任完全不該歸因在受害者身上,這些我都認同。然而如果論述到什麼叮嚀都有罪,什麼提醒都是在譴責受害者,根本就是偏激。
無論男女,行經暗處要謹慎,對於危險的場所、危險的人物要有所警覺,必要時結伴同行,培養敏銳的察識能力,甚至人際互動的過程中,拿捏必要的分寸。請問這種叮囑,一句話都不能說?大家天生都知道?說了便是為加害人脫罪,歸責給受害人?
你要說,這些都不必提醒,大家都知道?不要傻了,你是晉惠帝嗎?
無論如何小心,都可能會遇到危險駕駛者的傷害,導致死傷。罪過當然全部都是危險駕駛者所該承擔的,但是在災禍後,處死他一百次,關一萬年,罰他幾億兆,動員全國一起來譴責加害人。都無法再彌補死傷者與家屬了。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許多社群裡,不少人常宣稱維護傳統倫理,反對婚姻平權,還指責政府不幹正事,不拼經濟。

身為擁抱儒家價值的國文教師,我總是如此回應:

1.支持同志婚姻平權,乃是實踐大同之道。這乃是堂堂正正的大事、正事。孔子復生,也必然高舉平權大旗,支持性平教育。這便才是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信之。

2.實踐婚姻平權,乃是實踐仁義,是行王道,是以仁為安宅,以義為正路。仁為安宅,所以讓所有的人,不管同性異性都能在家庭找到歸屬;義為正路,所以讓所有的人,無論多數少數都能有平坦路途可走。

3.家庭是重要的社會安全體制,讓所有願意走入家庭的人都能在體制中得到保障。讓願意相扶持的人能成家,能連結,人各有分,人各有歸,社會才會安穩。社會安穩,經濟才會上軌道,才是真正拼經濟。

結果我回應完,反同者都顧左右而言他了。怎麼都不繼續談仁義和倫理了?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知道拿稱謂來糾纏,反對同志婚姻的,多半是假惺惺,並不是真的煩惱稱謂。
新的事物與關係產生,當然是用新名詞,難不能你會叫電腦為算盤,稱呼高鐵為坐騎或驢馬嗎?
何況在原有的倫理稱謂中,各地各群體就天差地別,我們叫「媽啊」,其他人可能叫媽媽、阿母、母啊、阿娘、姨啊、姆仔、娘嬭、查某老的,甚至母ちゃん。你要叫母上大人、娘娘、母后也都可以。
在傳統的異性戀家庭中,現代人如何稱呼兒女的另一半,通常當然是直呼名字啊!稱呼媳婦、囝婿當然可以,更有許多人都稱呼阮囝怹某,阮查某囝怹尪。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到連江縣議員在議會,還有金門時報公然侮辱同志朋友的語言,真的瞠目結舌。
我們的社會直至今日,竟然還有這麼多人誤以為自己手執「道德」、「倫理」的權柄,可以任意對人比手畫腳,說是說非?
到底憑什麼?你修行證了哪一級的果位?還是你由玉皇封聖封神了?
何況往往你所指責的,並不是什麼敗德,純粹只是你個人審美與喜好的偏見而已。你覺得同性戀接吻破壞好山好水,別人也可以覺得您的言語,絕非廟堂之器。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管教育怎麼改革,學校教育的目的都在引導每一代的人類,在人類所知的基礎上,以所受知識、技能的訓練、價值與態度的陶養,面對實存的世界,追求更幸福、更卓越的可能。
然而,無論是民代或特定團體,談起公共議題或教育政策,總是不以無知為恥,有的是連基本的功課的不做,有的則是以扭曲、造假、混淆、說謊為務。
比如「同性戀結婚會導致全部人滅子、絕孫、亡國。」到底從同志結婚到全部人絕種,中間到底如何推論,才能得出這樣的論斷?中間的推論過程,每一個節點所依據的論據為何?有哪些知識概念支持?
全然沒有,卻有無數的人反覆轉貼。那麼無論六年、九年、十二年或者十六年的教育,在這些人的身上到底發揮什麼作用?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反同團體派出郭大衛出席公投辯論,這位自稱「前同志」者,反對性別平等教育,反對讓學生認識、理解這個世界本來就有不同性傾向者。
他所做的比喻竟然是「會游泳的人更會溺水」。而反同的網路媒體「風向新聞」還樂呵呵擺出這個標題。
所以按此邏輯,為了大家不溺水,從小不該學游泳?
郭大衛認為同志教育會讓學生對熟悉同性性行為,恐怕會因好奇而嘗試,而主張同志教育也無助HIV防治。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人一直擔憂同性婚姻後的親屬與稱謂問題,其實只要對漢人過繼、收養習慣、臺灣本地舊慣的招贅婚、贅婿習俗有基本接觸,就會知道不管是民法或傳統習俗、儒家禮制,同性婚姻可能產生的問題根本小菜一碟。
全世界的文明中,大概沒有其他族群比漢人更會處理這種複雜的親屬關係了。相信專業就對了!
以我個人而言,我在民法的承繼身分與族譜、祖宗牌位中的身分各自不同,根本完全不會紊亂。古人家屬關係比我複雜一百倍的,比比皆是。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我有機會,我都會這樣對家長說:
不管你對孩子的選擇認不認同,請你要打開家門,讓他知道,如果受了傷,爸爸媽媽有多生氣,但他最後一定可以回家。否則,他可能就頭也不回,走了。

很多選擇的拉鋸,其實只是不同世代的好惡偏向,與價值無關,更與道德無關。有時你氣的,只是他沒有選擇你愛的那一項。

然而,你心底更在乎的,不是孩子要過得好,過得平安,過得健康,過得開心嗎?

 

15994332_1350511818304403_1491554032808591556_o.jpg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偶爾會聽到一些主張,比如說「改變法律無法改變歧視」、「他們一定會受到歧視所以不要讓他們出來」、「社會就是有歧視啊,等歧視心態消失了,我們再來改變」......。

改變歧視的作法,絕對不是不做什麼,更不是無謂等待,而是要面對歧視言行,積極標出紅線,直接指出這是歧視,要求改變歧視作為。一次不夠,就做第二次,第三次,第十次,第一百次,第一千次,第一萬次,第十萬次,第一百萬次.....直到改變。

「靠北工程師」說會有同學嘲弄同婚家庭的小孩,所以不同意領養。為何不是該去教育歧視者,而是要求受歧視者限縮權益?

要求受歧視者限縮權益的作法,潛在意涵就是承認歧視是正當行為,要求受歧視者乃至一般人向歧視體制低頭。

新住民受歧視,新住民的小孩有可能受歧視。所以新住民不該生小孩?不該領養小孩?
原住民受歧視,原住民的小孩有可能受歧視。所以原住民不該生小孩?不該領養小孩?
殘障者受歧視,殘障者的小孩有可能受歧視。所以殘障者不該生小孩?不該領養小孩?
窮人受歧視,窮人的小孩有可能受歧視。所以窮人不該生小孩?不該領養小孩?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朱武憲,你讀到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哪一條反同婚,儒家的心性論哪一觀點反同婚,修養論哪一條反同婚,政治論哪一條反同婚?四書舉一條出來聽聽!

我來幫大家查,《論語》中完全沒有夫妻、夫婦、男女、人倫等詞彙,甚至沒有「男」字,女字出現十九次,其中十七次都是「汝」的意思,一次是經常引發爭議的「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一次則是「女樂」。

《孟子》中,「男女」出現過三次,兩次在同一章,討論「男女授受不親」,明白說出遇到更根本的倫理性問題時可以從權。另一次是「男女居室」,則是講大舜不告而娶的事,這一章反同人士大概會很愛引用,因為講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但這條除了也會掃到我這種異性戀魯蛇,還有所有單身主義者都會被掃到。而且反同人士還別高興太早,孟子這裡更明白揭櫫,遇到更重要的倫理原則,可以不顧父母之命。這恐怕不是許多抱著反同思想的保守人士,所願意聽到的。

「夫妻」出現一次,是評論匡章是否不孝;「夫婦」出現一次,則是講「夫婦有別」。「人倫」出現六次,一次講五倫,另外五次都是泛說,主要都以仁義為主。

換言之在論孟中,幾乎不太管這個夫妻、夫婦、男女議題,請問他們到底哪裡反同婚,反同志?

最重要的是:朱前部長,談這些問題之前,談談仁義好嗎?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奉勸護家盟的朋友三思,且不談發動公投想挑戰釋憲的邏輯問題,可以好好再思考這項行動的效應。

過去國家體制不承認同性婚姻,同志朋友無法享有結婚的權利,所以必須持續爭取一項尚未擁有的權利。

現在國家體制已經透過釋憲的模式宣告應該保障同性婚姻,這張門票已經握在同志朋友的手上,你卻要發動公投將門票奪走。這符合一般民情人心嗎?

當人爭取一個原本沒有的權利,他可以等,可以耗,可以懷抱希望。當人已經握著某個權利,你卻要將它奪走,這種剝奪感之強烈,等於是直接要與人結仇,直接要與人為敵。別說當事人絕對無法忍受,連旁觀者都會站起來護衛的。

護家盟原本的作為主要是歧視,而發動公投奪人權利的做法,就是製造仇恨了。

製造仇恨的後果,可比護家盟所宣稱什麼「道德」、「倫理」的問題嚴重千萬倍。大家都是成年人,不是第一天出社會了,三思、三思。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專業問題,不容不當干涉,有意見,直接辯論。

不要以為「子女教育,父母決定」只是針對性別平等教材所提出的口號。如果今日我們允許少數家長團體因為偏見,在這項議題上,任意侵擾教師的專業自主權,不尊重課綱規定,干涉教材與教法。

明日,我們在其他科目與其他重要的人權議題上,也會受到同樣的干涉。
試想:
如果開設汙染大廠的家長,干涉環保議題。
如果危害食品安全的商家,干涉健康、小農、雜糧教育。
如果懷抱家父長威權心態的家長,干涉人權與家庭教育議題。
如果想要主宰孩子生涯選擇的家長,禁止我們與學生談生涯規劃。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裘佩恩〈這種亞洲第一真的好嗎〉原文連結

 

1.裘君說:「台灣還不夠亂嗎?」,對於我們所處的體制,我們的確還有許多不滿意之處,許多制度都有待興革,兩岸局勢也波詭雲譎,

然而台灣到底哪裡亂了?我不管處在基隆、台北、台南哪個街頭,想吃就吃,愛蹲路邊就蹲路邊,愛看風景就看風景,便利商店和麥當勞二十四小時開門,我凌晨想到藥局買紗布照樣出門,經過特種行業門口,我都不怕,看到有人吵鬧,我還敢圍過去看個究竟。到底哪裡亂?您有整日惶惶不敢出門嗎?裘君是不敢搭高鐵,還是不敢騎機車?不敢走過哪個區域?

2.裘君說未來的台灣:「講學自由受限(台大一夫一妻考題遭罰、成大婚姻家庭通識教育課程違反《性平法》)、歧視的帽子廣布,甚至網路霸凌(娛樂圈不敢有反對同婚的聲音),這些都已讓人驚覺怎麼會有一種立場是不容許不同的聲音?這是什麼樣的自由民主?」

台大與成大的例子是明明白白的歧視,以台大而言,那等於就是在入學考試中,命題者直接宣布基督教教義是唯一的真理,這不但是性別歧視,還是宗教歧視。這在課堂上宣講,尚且要經過論辯質疑,用在入學考試上,明白是失格、瀆職。

在任何的公開平台發表言論,就要經得起別人的反對與質疑!敢於發聲,就要有論據和學理來說服別人,這是任何一個上過公民課或學過辯論的高中生都會懂的事,我不知道律師為何不懂?難不成裘君發聲,我們都要靜靜看不反駁,才叫尊重言論自由嗎?

3.裘君說:「日後還可能發生的有:教育現場教異性婚也教同性婚,性教育教異性戀的性教育也教同性戀的性教育、反歧視的訴訟出現、人工生殖及代理孕母的合法化」當人極力要在校園維護多元的時候,反同陣營是要求校園要一元耶!請問一下,前文所要求容許不同的聲音,自由民主到哪裡去了?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法官釋憲正式宣告目前民法對於同性婚姻未予保障乃是違憲。除了為同志朋友開心,為自己的國家驕傲。身為一個教師,最歡喜的乃是可以有多一點力量,保障性別平等教育不受非專業的干擾。

然而,任何一項改革,法律工程往往只是第一層基石,要社會調適心態,改變文化生態,非數十年、百年不能竟其功。試看女權的保障,在我們的社會走了豈止百年有餘,然而時至今日單是女性能否擔任祭祖主祭、能否入族譜、能否捧斗、能否在娘家過年都能持續在拉鋸之中。選擇從母姓的比例極低,還是有無數的女性被迫放棄財產繼承。

而聚焦在職場之上,直至今年2月,女性平均薪資只有男性的86%,仍無法同工同酬。甚至對於育嬰假的討論,尚有許多人難以心平氣和面對,絕大多數請育嬰假的,也仍是女性。

原住民、新住民的平權處境,也還有極漫長的路途要奮鬥。那麼同志乃至多元性別、性傾向的人權路途,自然更是前途多艱。

國家機器的力量容或可以因一時民氣可用,因勢利導將原本的壁壘鑿出洞來,然而真正推倒高牆,乃至由破而立的工程,還得世代接力。

什麼是高牆?不只是反同人士的心中有,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立著,不在這個領域高聳,就在那個領域隔離,這堵高牆就是不能接受別人不依我們想像的秩序過活。所以極盡可能排除、抵斥自己認為不及格、不達標、不一樣的事物。

今日的釋憲結果,給我們一些力量。所有的改變總是很痛苦,卻充滿希望。每一步都艱難,所以要跨世代接力。重點是從現在開始,而且不放棄。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論愛異性或愛同性,所有的感情,本就是既甜蜜又艱辛;而婚姻更是生活無數細瑣的累積。

除非一輩子都虛假應對,否則所有人的感情、婚姻,本就與我們的生命質地,緊密相繫。所有生命的問題,沒有範本,也沒有SOP。在甲的身上,可能雲淡風輕,在乙的身上可能天崩地毀。在我身上覺得幸福的事,在你身上可能覺得窒息。

你只能在歷程中的每個當下,親自去體驗與摸索,尋找幸福可能的答案。

我們只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不是別人的,不是父母的,不是兄弟姊妹的,不是子女的,不是任何老師、網紅、權威、專家的答案。就是屬於自己,最多就是相戀、相持、相守兩人之間的答案。

現代教育,本來就無法給每個人幸福的想像與標準的的答案。即使勉強給了,也通常不適用多數的人。因為知識本來就不是為幸福和標準而準備。

性別平等教育、人文教育、哲學教育、語文教育,甚或每一門學科的教育,都旨在帶領你理解,更貼近這個世界的真實面貌。盡其可能給你普遍的機會,讓你生長出應對、解決的能力,並學會尊重與接納的心態。

你硬生生要剝奪、遮蓋、掩藏某一部分,無非就是弄盲了孩子的眼,等他有一日受到碰撞,發現世界不是原本想像的樣子,你想他恨的是誰?

沒有人可以陪小孩子一輩子,也不可能遮掩他一輩子。在網路的時代中,你可能連遮掩他三天都做不到。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來是反同志團體開始動員騷擾各校,要求學校、家長動手整治支持婚姻平權、性別平等教育的老師,甚至還打電話給市民專線。難怪「我支持認識同志教育」粉絲頁,今天突然熱鬧起來。不少串連貼照片支持的教育夥伴,照片紛紛遭留言辱罵,還有某些人轉貼分享,要求家長注意各校支持婚姻平權、性別平等教育的老師。

難怪許多支持婚姻平權、性平教育的網友突然紛紛留言打氣,連學生都跑來幫我加油!當下還愣了一下,想說:我有怎樣嗎?

大概知道鄙人我性格頑強、幼稚,愛寫文章使氣罵人,無須麥克風,喊起來就會震動三棟校舍,體重破百,國台語雙聲道,講話十分「紲拍」,遇到不平的事就是「我一定吉!」,所以沒罵我,讓我雙魚座柔軟又虛榮的玻璃心碎了。

為了避免這些團體找人太麻煩,我直接轉貼回我的FB版面,我就在這裡,百分之百支持婚姻平權,支持性平教育,

我就看看哪個人敢來弄我!!看看哪個人敢來弄學校的任何一個支持平權的老師!

 

15403785_1161170470668635_8558180715461151242_o.jpg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是怎樣?要回到30年前,健康教育課本發下去之前,14、15章先撕掉、先用膠帶黏起來,還檢查有沒有偷撕起來看、或者叫同學自己看或者隨便教的年代就是了啦!這些活生生發生過的事,以為現在沒人知道了嗎?這是特定團體訴求的性教育嗎!

有的學生10歲就進入青春期,甚至更小就對自己的身體好奇,不教、不引導,不告訴他身體發生甚麼事,不慢慢帶領他理解生理發展與慾望是回事,難道要回到睡覺時,雙手不准放進棉被裡那個年代?這麼擔心,要不要定期助印《戒淫證輯》還是《陰律無情》,發到各中小學每個學生一本,告訴他們自慰會有報應,會折福折壽一個月,死後還會墮落到電眼鐵丸地獄。

實在很不想直接批判這種過往時代的荒謬現象,特定團體與某些政客還一直秀下限,是當別人沒讀過書,不知道以前發生過什麼事了嗎?

成長在那樣的時代,不是受教育者的錯,甚至也不該苛責當時的教育環境,但是要把我們拉回那樣的時代,一句話!這不是保守,而是邪惡!

「什麼叫自慰」、「怎麼知道月經何時來」、「什麼是夢遺」、「保險套做什麼用的」、「什麼是性騷擾」、「男生也要做家事嗎」到底哪一點不該談?莫名其妙!

 

新聞聯結: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701040187-1.aspx   議員爆小學課程教導自慰 真相是這樣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舊日讀《儒林外史》,看著些儒生的百般醜態,每每讓我覺得難堪,心裡總想天底下哪有如此極蠢極醜之事,大概都是小說家言,難免浮誇嘲弄,一如明代笑話裡滿是對讀書人的譏諷。

最讓人難以忍受的,便是老儒王玉輝逼死女兒一段,王玉輝整日想要著書醒世,宣揚禮教,揚名後世。自己的三女兒出嫁未久,丈夫便過世,這女兒的姐妹也都守寡在家,大概看慣了守寡的慘狀,決意殉夫而死。公公、婆婆和娘家母親百般勸解,要她打消念頭。而這父親不管不顧,竟對女兒說「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我難道反攔阻你?你竟是這樣做罷。」

女兒絕食八日而死,做娘親的哭到昏死過去,醒來又大哭,而這親生父親竟又說:「你這老人家真正是個獃子,三女兒他而今已是成了仙了,你哭他怎的?他這死的好,只怕我將來不能像他這一個好題目死哩!」然後出門又仰天大笑「死的好!死的好!」

而等到這女兒被當成烈女,供奉進入節孝祠,整縣的仕紳、讀書人、朋友、親戚都來祭祀,紛紛稱讚這女兒為倫理綱紀增添光彩,是王家的好女兒。這當父親的才醒覺了人性,開始覺得悲傷。

當初讀這一段時,胸中氣悶到不行,一直想要伸手痛打這個讀書人,竟然可以沒人性到這種地步。吳敬梓寫他,可能帶有幾分憐憫,我讀來只覺得痛恨。

今日在網路讀到一則令人痛心的消息,不知是真是假,希望只是誤傳,希望只是錯誤的消息。

然而看著許多不涼不熱的嘲諷,登時就能理解,王玉輝是怎麼一步一步變成那樣,而那個女兒又如何會走到那一步。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支持羅東高中多元性別平等教育
聲援台南教師言論與行動自由

羅東高中特定學生家長因反對教師於生命教育課程,與學生研討多元性別平等觀念,對於課綱早已規範多年的重大議題與課程,率爾斷章取義,繼而透過種種手段向校方施壓,以個人情緒及意識形態,挑戰教師專業自主權,甚至干預學校行政職務安排,要求教師離開相關崗位,甚至揚言要訴諸教評會,嚴重妨礙教師工作權。

特定家長的這種做法,就是標準的「漚客」心態。

教師的專業,自有課綱及體制相關規範,而不是僅憑一、二家長個人的好惡可以論斷。更不能以一己之心態,隨意干擾學校課程與教法。

今日家長可以因為個人立場,反對同志在課堂上與同學們分享,明日你也能隨意反對其他領域、懷抱其他觀念的人士到校園分享。今日家長可以因為個人愛惡,反對教師的教學方法,明日也可因為自己不滿意某種「績效」,而隨意干擾教師的課堂。

更何況,今日任由家長干擾校園的性別平等教育,無異就是正式宣告,我們的社會可以隨意將不同性向者視為「異常」,視為「不必教」、「不可教」、「不應教」的課程,視為應該驅逐、排斥、遮蓋、漠視的對象。可以任憑學生對於家長不關心、不認同、不喜歡、無知的領域,繼續沿襲不關心、不認同、不喜歡、無知的態度。

這豈是教育?這豈是文明?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