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帶學生參加2005年網界博覽會,探索基隆古典詩社與基隆古砲台兩個專題。有時一群人五六個,有時就我一個。整個北基隆的各座山頭,乃至暖暖、瑞芳一帶,幾乎都逡巡一過。比對著我能讀的文獻,還有文史工作者、登山者的踏查紀錄,找尋古典詩人的蹤影、基隆新舊八景,當然還有我能踏上的每個砲台。

基隆市志以及文化中心出的各種檔案、手冊,雖然積累前人之功,卻常文獻不足徵。很多只是沿襲傳鈔,或者耆舊傳說,真正實地勘查考證往往闕如。公家機關有其慣襲的體制和規矩,只是整個城市的歷史面貌就不免積沉雜亂,在包裝過後的外表,還有許多物事永遠等待挖掘,或者堙滅無跡。

古戰場與港口的歷史,使得基隆生成一種過渡的城市性格,而廟口就極具這樣的象徵。遍佈在無數山丘上的聚落,形成草莽蔓延的生活樣態,各式建築拓殖生發到許多想像不到之處,一如雜草,而興衰之激烈也近於如此。整個城市的發展還帶著很原始的動力。然而這種原始生長,卻框限在極為狹小的空間之中。

能塞滿的地方早已塞滿,新舊亟需遷變,然而屬於理性的城市秩序卻未形成。因此新舊交替,變成只是生命力量的流蕩,強者突出,弱者退位。而交替之間,只是生命力量的成無止盡的消減循環,而未來的前景,卻又沒有端緒。因此走在基隆的街巷,總會覺得都市更新緩慢,卻又沒有太多太長的歷史痕跡。

當遷變決於原始的生長力量時,過渡的性格就強烈。生長原需寄望未來,然而未來卻又缺乏理性指引。因此,許多物事無法定根,無法穩定,能長就長,真生長不了時就遷植搬移,另謀活路。因此,基隆形成如今的樣貌,也不奇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