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找工具】─練習說話與寫字 (2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Oct 17 Fri 2014 23:36
  • 名片

10575429_957561524258134_8038909954853956077_o.jpg

曾聽朋友轉述一個笑話,兩人相見,一個剛出社會,擔任新職的年輕人誠懇遞出自己的名片,還連連握手欠身說:「你好!你好!這是我的名片」只見對方也是勤勤謹謹,往口袋裡掏了半天,也遞了一張紙片出來,說:「你好!你好!這是我的衛生紙。」

 

第一次印名片,二十出頭,純粹是為了好玩。那時,每每看到許多哪啡館的名片,都愛不釋手,好希望有那麼一張自己的名片。

 

只是我素來缺乏美感訓練,又偏愛黑、藍、紫等寒色,整張名片看來活脫是個算命的,只差沒印上堪輿、擇日、相命、觀氣等服務項目。

 

我向來厭惡收到名片時,看到一大落的名銜,由青商會到獅子會,董事長、會長、理事長不一而足。名銜轉眼就過時,即使人家口上不說,也通通都在心裡幫你加上尷尬的「前」字,成了前董事長、前會長、前理事長,好不彆扭。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幾屆的學生中,有一位男同學出生於中國大陸,後來因為依親才來到台灣。他寡合不群,極有個性,每每從作文或聯絡簿的隻言片語中,能夠看到他特別的思路。

 

進入大學,乃至出社會後,只有偶爾在網路上通個訊息,短短的字句,交集有限。今晚,我手上正忙著,他突然問我何謂陽月。

 

中國傳統各月份別稱甚雜,我向來沒有記全,比起我那當土水師的父親差多了。父親壯年時常包攬角頭廟宇、金爐、民間陰宅等營造工作,包工帶料,關於舊時年月日的別稱,爛熟於心,時常當成繞口令,推算給我看。一端、二花 、三桐、四梅、五蒲、六荔、七瓜、八桂、九菊、十陽、十一葭、十二臘。他喜歡如此叨念,我則左耳進右耳出,從不上心。

 

不過陽月,我是記得的。十月小陽春,是詩詞常見的典故。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一個大學生或研究生而言,高中國文課應該留給他的是甚麼?對一個出社會的人來說,高中國文課又應該留給他甚麼?

 

升學考試中的級分,是一道檻,跨過這道檻之後,大家又帶走甚麼?

 

我畢業於一所明星私立高中,考試幾乎成為學生的天職。我的英數極弱,所以我選擇了國文資優保送的升學管道,迴避了英數兩隻攔路虎。然而,至今學習路程中最大的遺憾,正是因為當年排斥英文,使我如今面對許多精彩的世界,總是不得其門而入。

 

那麼,國文課呢?我的高中國文老師極有個性,他幾乎不曾幫我們整理過甚麼重點。對於跨過第一志願門檻的私中生來說,那也的確沒有必要。而面對國文科的考試得心應手,除了本身的知識基礎之外,我也的確很會考試。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06137_797607776920177_782424724_o.jpg

不知為何,一入大學的校園,多數人見面,無論親疏,都很自然地只喚名字,不再冠上姓氏了。那種連名帶姓的叫法,只留給最熟的朋友,還有不甚相干的人。當然也有人會叫你綽號,綽號屬於小眾,繫連著相異的年歲記憶,在不同的呼喊裡,你心中瞭然,彼此是怎樣的連結。

年紀大一些之後,有機會多讀點書,能夠寫文章發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時,如何稱呼師長、前輩,講究的方式又不同。現代的學術論文慣例,行文間徵引專家說法,無論關係,不分師友,一律逕稱姓名,不另敬稱先生、教授、老師等等,以示研究立場客觀中立。然而,這樣的格式,在我輩中文人的手底,卻各異其趣。有的人,仍習慣稱呼某某師、本師、業師等等,甚有古人之風。有的人則依循現代模式,直呼其名。我常略加折衷,本文多直稱姓名而已,在註解中對業師及太老師一輩者,則稱呼先生,表示對自身師承的敬意。

進入職場後,主管與部屬、上下階層、不同職務的互動,成為人際關係無法免除的一環。這些工作夥伴,有些人稱不上朋友,卻要經常往來。因此在生活的圈子裡,開始會有人習慣稱你的職稱,組長、主任、校長、經理、委員、董事長之類,不一而足。

在中國大陸,常稱中國社會是「官本位」社會。直到今天,華人社會裡多數還保留著傳統的舊習,單純的職稱往往變成尊稱,尤其許多「長字輩」,對於自身的身分幾乎無法片刻忘懷。於是無論在任卸任,不管年齡大小,也不論工作或應酬,凡是有個職務可供稱呼者,許多人就忙不迭地喊起來了,顯然是把這些職務當成敬稱了。

而在書信、應酬文案中,為了表示彼此的尊卑,除了稱呼之外,常常還要加上抬頭、側書的書寫格式,以表示尊崇對方,謙抑自己。抬頭的格式,暫且不去多談。先談側書。

所謂側書,是指提到自身事物時,將自身的名字、人稱或相關稱呼,如弟、僕、愚師、小兒、職等等,縮小字體並偏右側書寫。這就是所謂「謙側」。

習慣上,如果自身稱呼和名字連寫時,就只側寫自身的稱呼,不側寫名字。如「愚師啟嘉」,就側書愚師即可,「啟嘉」兩字不必側書。如果我在文中單稱自己「啟嘉」時,就把「啟嘉」兩字側書。另外,如果寫「敝校」、「敝社」,就只要側書「敝」字即可。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常收到一些柬帖或活動通知,喜歡寫 某年某月某日某時「假」某處舉辦某某某活動。好像當成定式,就連在自己的場所舉辦,也要「假」。

 

而所謂「假」是借的意思,在自己的地方,本不必借用,所以用「於」即可,實在不必「假」來「假」去。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落款,華人傳統的官僚,由於多數須由科舉出身,書法與文章是基本要求,不管作品格調高不高,總能寫幾筆字,撰述點文章。進入民國之後,也還不少人能寫。但是到了當今社會,書法與文章,這本不是現代官僚需要具備的能力。一般喜好文藝者,也多數能書者不能文,能文者不能書。但是有些宮廟、名勝,偶而需要對聯點綴,又要邀請地方官員名義「增光」,就會出現「○○○撰,●●●書,◎◎◎題」的怪象,一副對聯,三人掛名,到底有何光彩?官員如要掛名,還不如捐筆錢,寫點信士、信女某某某捐贈,來得實際得多。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十多年前,母親由娘家搬回一櫃書,原是大舅的舊藏,
新居無處安置,就送給了母親。一整排的中副選集、華副
選集、每日一字、每日一辭,葉慶炳教授的晚鳴軒散文各
冊等等,還有母親特地撿拾起,藏在床頭不准我們看的瓊
瑤小說。由童年到國中之前,那一櫃就是家中所有的藏書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