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史英先生在五月二十七日「公布組距,所為何來?」一文中提到台北
市公布基測組距,將會使多元入學打破明星學校單線排名的成果毀於
一旦。其實,當基本能力測驗作為升學錄取標準之一時,就已遠離他
當初設計的目的了。因為基測本來只應作為基本能力檢定合格與否標
準而已,可是當量尺分數的高低仍然作為升學排名高低的主要標準
時,就意味著這樣的制度其實仍是舊有聯考的變形,只是考制改變而
已。公不公佈組距,其實不太扭轉得了社會的價值觀,否則教育部連
PR值都不必公佈。

要扭轉社會的價值觀,釜底抽薪之計就是使得窮鄉僻壤、偏遠高中的
孩子擁有同樣的資訊掌握、同樣優秀而穩定的師資、同樣扎實的基礎
能力訓練,使他們不會因為經濟、社會、族群或地緣的弱勢,被競爭
的態勢永遠排除在外。這就需要十分周全的教育基礎政策。換而言
之,號稱多元的教學內容、所謂多元的師資其實都只是其次的問題。

如何讓培養出來的師資願意投入弱勢地區,可以安心奉獻?如何在按
部就班、循序漸進、縝密規劃的教材與教學中、使所有的孩子奠定良
好而穩固的基礎能力?這些才是重點!而不斷要消除所謂明星高中的
排名,都只是掩耳盜鈴。因為即便數據上的排名消失了,只要資源分
配懸殊,心理的排名永遠不會消除。

就如同台灣有一百六十幾所大學後,臺清交的地位有受到挑戰嗎。史
英先生說多元入學後使得其他的學校也出頭,甚至私校也浮出。而其
實,許多所謂浮出檯面私立學校在聯考時代就有遠比公立學校亮麗的
表現。另外,不知史英先生有沒有深入考察這些私校或新興學校如何
走出亮麗的大道來?是不是人本,多元的那一套教學思維?恐怕會令
人失望。我們的國中生乃至高中生比聯考時代痛苦,在各種民調中早
已不是新聞。


這其實要從現今整體中學教育檢討起‧九年一貫曾搞得風風火火,教
育當局曾認真檢視,尤其在一般地區乃至弱勢地區實施後的結果嗎?
認真面對開放民間版本後的教材良劣嗎?有徹底訓練崗位上的教師,
如何面對新舊制度與新舊教材中不同的精神與教學期待嗎?認真比較
師資培育法實施後教師的穩定與專業狀況嗎?我們看到的評論不是官
樣文章,就是印象式的批評!

為什麼多數家長還是強烈期待公佈組距,因為弱勢地區的教育環境、
不周全的教育政策,永無休止的政策變動,更使他們只敢相信名校。

教改十年,教師並未在教育結構中真正成為教學的主導者,依舊只是
教育機關日新月異政策下的棋子,執行政策的被管理者。這樣的被管
理者還要背負管理主義的污名指責。教育改革決策者本身就是最偏執
的管理主義者。

各種教育政策的施行,面對社會上,面對家長與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
其實從未有徹底的辯論,所以根本沒有所謂社會共識存在。九年一貫
辦了幾百幾千場的座談或研習,都沒有意義。因為沒有什麼討論空
間,就只有等待實施失靈時,讓政策自然衰退停擺而已。

不習慣面對社會,不習慣與基層作政策辯論,不願意誠實面對教育基
礎建設的不足,而只會指責社會觀念不改變,是教改最大的矛盾。做
個最粗淺的比喻,教改原是對教育體制、社會觀念的病態開出藥方,
當處方出現嚴重的副作用,甚至排斥、中毒時,卻反過頭來指責社會
的體質不對。就好像說我的手術策略或用藥很正確,是病人體質不
對。我們要這樣的醫生做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anluman 的頭像
    nanluman

    鯤化為鵬‧鱟浮成島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