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連到幾個學校參訪,聽師生家長介紹學校的優秀老師,和我一同前去的委員,總是聽到頻頻拭淚,感動不已,實在太多揪心又溫暖的故事了。我雖然也受觸動,然而畢竟自己就身處校園中,常常看到同樣動人的場景,反而淡定一些。

那一天,聽到一群孩子談自己的導師,一個孩子說到自己一直都是個叛逆的孩子,各種違規犯錯不斷,即使到了高中也不例外,但是有好幾回老師請他做事,然後很誠摯地對他說:「有你在,真的很好。」這句話讓他受到很大的震撼,因為他從來不相信自己真的很好。

我聽到此處,心裡略略有些激動。

孩子又繼續說:「從小到大,從來沒有聽過一位老師稱讚過我。」我心下好沉,按捺住心情,問他說:「在你那麼叛逆的日子裡,你其實一直期待聽到有老師說同樣的話嗎?」

他點點頭,很肯定地對我說:「是,我很期待」。

聽完他的故事後,我努力讓自己笑開來,對孩子說:「你真的很努力,謝謝你的努力。」

我反覆平緩自己的情緒,嘗試以理性歸納所有的言語。然而當下那一刻,我真很想有機會站起來對著這位教育的同行鞠躬,說一聲:「謝謝你,真的謝謝你」。

回來好幾天,我反覆想著自己教過的好多面龐,持續回想,我有沒有給過他肯定;有沒有在他需要時,多說一兩句話;有沒有記得給他一個展現自己的機會;有沒有看到他的努力與掙扎;有沒有跟他說過:「有你在,真的很好。」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偶爾會聽到一些主張,比如說「改變法律無法改變歧視」、「他們一定會受到歧視所以不要讓他們出來」、「社會就是有歧視啊,等歧視心態消失了,我們再來改變」......。

改變歧視的作法,絕對不是不做什麼,更不是無謂等待,而是要面對歧視言行,積極標出紅線,直接指出這是歧視,要求改變歧視作為。一次不夠,就做第二次,第三次,第十次,第一百次,第一千次,第一萬次,第十萬次,第一百萬次.....直到改變。

「靠北工程師」說會有同學嘲弄同婚家庭的小孩,所以不同意領養。為何不是該去教育歧視者,而是要求受歧視者限縮權益?

要求受歧視者限縮權益的作法,潛在意涵就是承認歧視是正當行為,要求受歧視者乃至一般人向歧視體制低頭。

新住民受歧視,新住民的小孩有可能受歧視。所以新住民不該生小孩?不該領養小孩?
原住民受歧視,原住民的小孩有可能受歧視。所以原住民不該生小孩?不該領養小孩?
殘障者受歧視,殘障者的小孩有可能受歧視。所以殘障者不該生小孩?不該領養小孩?
窮人受歧視,窮人的小孩有可能受歧視。所以窮人不該生小孩?不該領養小孩?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吳勇宏學長昨日到校分享講義製作與提問策略,讓我有機會再一次釐清自己在課堂提問的盲點。

本學年接了高一班級的國文課後,在課堂的討論過程中,對我原有的提問模式,不時產生衝擊。我不斷摸索,想要調整自己的提問策略。

學長昨日分享了ORID的方法,一般稱作焦點討論法。學長帶領我們一一釐清Objective、Reflective、Interpretive、Decisional等四個面向,而我總是把不同的層次繳繞在一起,因此學生經常會無法清楚我提問的重點。

而學長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時,我靜靜思考著自己和學生的討論間,必須承認,我還是難免將學生導向較為固定的方向。

其它的夥伴,大概都是第一次接觸到學思達的模式,學長同時鼓勵老師們嘗試接觸薩提爾模式。

這些都是我原本一直想介紹給同仁,卻難有機會,經過學長的介紹。似乎引發同仁相當的回應,讓我好生期待。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朱武憲,你讀到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哪一條反同婚,儒家的心性論哪一觀點反同婚,修養論哪一條反同婚,政治論哪一條反同婚?四書舉一條出來聽聽!

我來幫大家查,《論語》中完全沒有夫妻、夫婦、男女、人倫等詞彙,甚至沒有「男」字,女字出現十九次,其中十七次都是「汝」的意思,一次是經常引發爭議的「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一次則是「女樂」。

《孟子》中,「男女」出現過三次,兩次在同一章,討論「男女授受不親」,明白說出遇到更根本的倫理性問題時可以從權。另一次是「男女居室」,則是講大舜不告而娶的事,這一章反同人士大概會很愛引用,因為講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但這條除了也會掃到我這種異性戀魯蛇,還有所有單身主義者都會被掃到。而且反同人士還別高興太早,孟子這裡更明白揭櫫,遇到更重要的倫理原則,可以不顧父母之命。這恐怕不是許多抱著反同思想的保守人士,所願意聽到的。

「夫妻」出現一次,是評論匡章是否不孝;「夫婦」出現一次,則是講「夫婦有別」。「人倫」出現六次,一次講五倫,另外五次都是泛說,主要都以仁義為主。

換言之在論孟中,幾乎不太管這個夫妻、夫婦、男女議題,請問他們到底哪裡反同婚,反同志?

最重要的是:朱前部長,談這些問題之前,談談仁義好嗎?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奉勸護家盟的朋友三思,且不談發動公投想挑戰釋憲的邏輯問題,可以好好再思考這項行動的效應。

過去國家體制不承認同性婚姻,同志朋友無法享有結婚的權利,所以必須持續爭取一項尚未擁有的權利。

現在國家體制已經透過釋憲的模式宣告應該保障同性婚姻,這張門票已經握在同志朋友的手上,你卻要發動公投將門票奪走。這符合一般民情人心嗎?

當人爭取一個原本沒有的權利,他可以等,可以耗,可以懷抱希望。當人已經握著某個權利,你卻要將它奪走,這種剝奪感之強烈,等於是直接要與人結仇,直接要與人為敵。別說當事人絕對無法忍受,連旁觀者都會站起來護衛的。

護家盟原本的作為主要是歧視,而發動公投奪人權利的做法,就是製造仇恨了。

製造仇恨的後果,可比護家盟所宣稱什麼「道德」、「倫理」的問題嚴重千萬倍。大家都是成年人,不是第一天出社會了,三思、三思。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專業問題,不容不當干涉,有意見,直接辯論。

不要以為「子女教育,父母決定」只是針對性別平等教材所提出的口號。如果今日我們允許少數家長團體因為偏見,在這項議題上,任意侵擾教師的專業自主權,不尊重課綱規定,干涉教材與教法。

明日,我們在其他科目與其他重要的人權議題上,也會受到同樣的干涉。
試想:
如果開設汙染大廠的家長,干涉環保議題。
如果危害食品安全的商家,干涉健康、小農、雜糧教育。
如果懷抱家父長威權心態的家長,干涉人權與家庭教育議題。
如果想要主宰孩子生涯選擇的家長,禁止我們與學生談生涯規劃。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裘佩恩〈這種亞洲第一真的好嗎〉原文連結

 

1.裘君說:「台灣還不夠亂嗎?」,對於我們所處的體制,我們的確還有許多不滿意之處,許多制度都有待興革,兩岸局勢也波詭雲譎,

然而台灣到底哪裡亂了?我不管處在基隆、台北、台南哪個街頭,想吃就吃,愛蹲路邊就蹲路邊,愛看風景就看風景,便利商店和麥當勞二十四小時開門,我凌晨想到藥局買紗布照樣出門,經過特種行業門口,我都不怕,看到有人吵鬧,我還敢圍過去看個究竟。到底哪裡亂?您有整日惶惶不敢出門嗎?裘君是不敢搭高鐵,還是不敢騎機車?不敢走過哪個區域?

2.裘君說未來的台灣:「講學自由受限(台大一夫一妻考題遭罰、成大婚姻家庭通識教育課程違反《性平法》)、歧視的帽子廣布,甚至網路霸凌(娛樂圈不敢有反對同婚的聲音),這些都已讓人驚覺怎麼會有一種立場是不容許不同的聲音?這是什麼樣的自由民主?」

台大與成大的例子是明明白白的歧視,以台大而言,那等於就是在入學考試中,命題者直接宣布基督教教義是唯一的真理,這不但是性別歧視,還是宗教歧視。這在課堂上宣講,尚且要經過論辯質疑,用在入學考試上,明白是失格、瀆職。

在任何的公開平台發表言論,就要經得起別人的反對與質疑!敢於發聲,就要有論據和學理來說服別人,這是任何一個上過公民課或學過辯論的高中生都會懂的事,我不知道律師為何不懂?難不成裘君發聲,我們都要靜靜看不反駁,才叫尊重言論自由嗎?

3.裘君說:「日後還可能發生的有:教育現場教異性婚也教同性婚,性教育教異性戀的性教育也教同性戀的性教育、反歧視的訴訟出現、人工生殖及代理孕母的合法化」當人極力要在校園維護多元的時候,反同陣營是要求校園要一元耶!請問一下,前文所要求容許不同的聲音,自由民主到哪裡去了?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日安中基地班舉行公開觀課,我在高一任課班試授「中文寫作的基本類型」,過去這堂課主要仍是針對作文課程設計,這次則想在既有的基礎上轉化,將來想要跨科合作設計出「閱讀理解與寫作」課程。

今日課堂的討論情形,同學都還滿進入軌道的,大致都能按照原有的安排討論出重點來。404班真的有漸入佳境的感覺,讓人很生欣喜。

課後,顧老師、誌民老師、鈺雯老師特地撥冗和我議課,引導我發現好幾項未來要調整的重點。

顧老師很清楚地發現今年的高一班級和602班前年開放觀課時,表現有所不同,今天同學能夠跟著教學的節奏回應答案,但是多半較為簡短,未來應該嘗試引導他們能更深入表達出自我的觀點與評價,學會鋪陳較完整的論述。

而這也讓我發現,今年帶領高一同學時,我的耐性較為不足,當發現學生一時不能抓住重點時,會急於介入主導,此外為了讓學生更能吸收資料,我習慣將大段的資料再加以切割,反而可能限制了他們的發展。

另外,觀課老師們也讓我發現,即使改變教學方法,我仍常習慣著利用我原本熟悉的知識基礎,帶領學生理解意涵,而不是不斷帶學生回到文本,尋找應該有的脈絡。表面上,學生似乎讀懂了該篇文章,其實並未真的自行掌握閱讀理解的能力。

簡單來說,我其實仍偏重在教這一篇作品,沒有讓學生真正生發出能力來。

也因此,我今天所選擇的題材仍以文學性文本為主,而沒有一如原先的期待選擇科普性文章。因為我對於處理自己陌生的文章,仍會感到恐懼。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法官釋憲正式宣告目前民法對於同性婚姻未予保障乃是違憲。除了為同志朋友開心,為自己的國家驕傲。身為一個教師,最歡喜的乃是可以有多一點力量,保障性別平等教育不受非專業的干擾。

然而,任何一項改革,法律工程往往只是第一層基石,要社會調適心態,改變文化生態,非數十年、百年不能竟其功。試看女權的保障,在我們的社會走了豈止百年有餘,然而時至今日單是女性能否擔任祭祖主祭、能否入族譜、能否捧斗、能否在娘家過年都能持續在拉鋸之中。選擇從母姓的比例極低,還是有無數的女性被迫放棄財產繼承。

而聚焦在職場之上,直至今年2月,女性平均薪資只有男性的86%,仍無法同工同酬。甚至對於育嬰假的討論,尚有許多人難以心平氣和面對,絕大多數請育嬰假的,也仍是女性。

原住民、新住民的平權處境,也還有極漫長的路途要奮鬥。那麼同志乃至多元性別、性傾向的人權路途,自然更是前途多艱。

國家機器的力量容或可以因一時民氣可用,因勢利導將原本的壁壘鑿出洞來,然而真正推倒高牆,乃至由破而立的工程,還得世代接力。

什麼是高牆?不只是反同人士的心中有,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立著,不在這個領域高聳,就在那個領域隔離,這堵高牆就是不能接受別人不依我們想像的秩序過活。所以極盡可能排除、抵斥自己認為不及格、不達標、不一樣的事物。

今日的釋憲結果,給我們一些力量。所有的改變總是很痛苦,卻充滿希望。每一步都艱難,所以要跨世代接力。重點是從現在開始,而且不放棄。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聞連結:台大行政會議決議:就算是跨性別者,每個人都僅能以「生理性別」劃分寢室

不管是販夫走卒,還是大學教授,不管是平頭百姓,還是達官貴人。不管你支持還是反對,討論事情的基本原則應該是:

第一、對於不懂的事,想辦法去了解,讀書也好,不恥下問也好,找顧問、智囊都好,盡可能理解專業給出的指引,再來決定要支持還是反對。

第二、討論很多事,盡其可能理解對方的需求,解決對方的困難。如果暫時真有窒礙難行的困境,努力想出第三條、第四條解方。

第三、避免歧視,不需要甚麼高尚的修養。只要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很有可能有一天,某一個身分或特質,也會被歧視。不極力避免任何歧視,是在坑害未來某一刻的自己。

第四、最困難也最容易的一點,認知到彼此都是一樣的平凡人,自己的道德沒有比較高尚,別人的品格也沒有比較低下,信任,才是一起解決問題的方法。動輒懷疑別人有陰謀,別有所圖,不會證明你有道德高度,而是證明你是個難相處、不溝通又白目的機車人而已。

第五、要當機車人可以,要知道權力大小有一天可能會易位,彼此沒有信任關係,沒有理解、合作和互惠,有一天權力易位時,只好祈禱自己祖上有修德了。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到年節鐵路局員工休假新聞中,許多酸民的回應,真的氣不打一處來。

如果你覺得你自已的方便、權益,是別人應該犧牲勞動權益來成全,那當你自己的勞動權益也受壓迫時,別人為啥要來挺你?為啥要來幫你說話?勞動者彼此不相挺,最後就是淪為日頭赤焱焱,隨人顧性命。

所有的勞工運動,所牽涉的各環節,都一定會有人蒙受不便,為何會有不便,正常的國家、社會,會自動指向掌握巨大權力的一方,也就是雇主、官方。而不會認為勞動者應該忍氣吞聲,為大局著想。

什麼叫為大局著想,就是縱容雇主不須補足人力,繼續過勞的排班方式。你在自己的崗位上,願意如此體貼為雇主的大局著想嗎?

尤有甚者,就是指台鐵的員工待遇已經有夠好,考試前早就應該知道工作條件如此。照這種思維,所有的勞工運動都不該存在了,因為永遠有比我們待遇更慘的人,資方苛刻是謀職前早該知道的事。反正一勞還有一勞慘,一資還有一資苛,一官還有一官爛,一黨還有一黨騙咩!

當雇主是官方,勞動者都可能受苛刻,那雇主是私人時,你覺得雇主會客氣到哪裡去?

酸言酸語講別人待遇有夠好,不該再爭取,這種論調,就像一個有外遇又家暴的男人,對自己老婆說:妳不錯了,我老爸三妻四妾,每天照三頓打老婆,我才三年打五十、六十次。

這種論調,是人說的話嗎?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年前大掃除,我扛著卸下的窗簾、被單、毛毯到自助洗衣店清洗、烘乾。

斜坐在店裡的公園椅上,亂滑著手機,聽著旁邊三位媽媽們閒聊。三人正興高彩烈分享著年貨的訊息,一會兒說牛軋糖,一會兒說年菜,三兩下又跳到水仙跟銀柳。貨色齊全,味道甘甜,擺飾又新鮮。

最有趣的是,說起區位來,完全沒有路名,卻像GOOGLE地圖一樣,可以迅速拉大又縮小。幸虧我有當街長的潛能,才能跟上她們分享的訊息,在她們嘴巴吐露的各街區中快速走闖。

多聽幾分鐘,突然發現,這三位媽媽竟然彼此不認識,只是同樣搬著整筐整袋的衣物,前來烘乾,各個都是理家、清掃的能手。

整店的男子們,各據著門角、牆邊、騎樓、機車座上,百無聊賴亂滑著手機,默不作聲。偶爾隔著手機和另一頭的損友,說著言不及義的幹話。

而三位媽媽們卻在萍水相逢的交談中,迅速連結成協作平台,分享商品訊息、相互比價、提供使用者評價、順便告知交通方式,而在歡喜的交談中,消磨了洗衣、烘衣的漫漫時間。

這間洗衣店,一時似乎變成搗衣篤篤的溪邊亂石了。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到學生分享在地美食,下面留言提到許多基隆人常記不得路名,這有幾分道理。尤其仰賴步行、大眾運輸工具在地生活者,街廓中的顯目地標,往往比官方的路名來得重要。我在南部家鄉,也常無法記得路名。

我在基隆則是個外來者,當我在點與點之間移動時,腦袋會很自然浮現較大範圍的地圖,然後挑選較為便捷的路徑,所以會很熟悉多數的路名。反而許多在地者熟門熟路的地標,我反而要一再確定位置。

加上倚賴機車代步,我對基隆城市的感受,多半是點狀的,而很少一條街、一條街走到底。

即使我對整個城市極為熟悉,但我熟悉的是馬路,而不是騎樓、天橋、階梯、人行道。所以即使撇開身體的限制,我很難如一般在地的生活者走得那麼從容、順暢。來往之間的心境,也會較為浮躁一些。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覺得臺灣大眾對於非營利事業的思考,往往陷入一種極度的潔癖,將所有的公益行動,都以個人無償的善行做為衡量基準。然這根本是謬誤的想像。

很多公益行動,完全不能只靠個人的善行無償完成,而是需要一套完整的機制來推動、調度、運作。個人的善行是一個發端、一股強烈的動力。然而個人的善行要真正產生力量,卻必須仰賴一整套專業、精確、冷靜的機制,也須要一個相互協作的平台。

以血液捐助而言,設想一下,如果沒有這個平台,各醫院獨力處理,對需要各種血液的醫療現場來說,情況會更好,還是變差?如果沒有這個平台,各醫療單位如果要協力運作如何進行?這個平台,如果交給政府運作,我們的負擔會變輕還是變重?

這個平台、機制如果要存在,那每個運作環節都必然有收支,許多人力都需要財力支持。根本不可能單靠著善行、善念,帶動所有的運作。

每個環節都要無償,那無常可能會來得快很多。

原文: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216279

 

15940843_10154792535097457_6094425860288731896_n.jpg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論愛異性或愛同性,所有的感情,本就是既甜蜜又艱辛;而婚姻更是生活無數細瑣的累積。

除非一輩子都虛假應對,否則所有人的感情、婚姻,本就與我們的生命質地,緊密相繫。所有生命的問題,沒有範本,也沒有SOP。在甲的身上,可能雲淡風輕,在乙的身上可能天崩地毀。在我身上覺得幸福的事,在你身上可能覺得窒息。

你只能在歷程中的每個當下,親自去體驗與摸索,尋找幸福可能的答案。

我們只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不是別人的,不是父母的,不是兄弟姊妹的,不是子女的,不是任何老師、網紅、權威、專家的答案。就是屬於自己,最多就是相戀、相持、相守兩人之間的答案。

現代教育,本來就無法給每個人幸福的想像與標準的的答案。即使勉強給了,也通常不適用多數的人。因為知識本來就不是為幸福和標準而準備。

性別平等教育、人文教育、哲學教育、語文教育,甚或每一門學科的教育,都旨在帶領你理解,更貼近這個世界的真實面貌。盡其可能給你普遍的機會,讓你生長出應對、解決的能力,並學會尊重與接納的心態。

你硬生生要剝奪、遮蓋、掩藏某一部分,無非就是弄盲了孩子的眼,等他有一日受到碰撞,發現世界不是原本想像的樣子,你想他恨的是誰?

沒有人可以陪小孩子一輩子,也不可能遮掩他一輩子。在網路的時代中,你可能連遮掩他三天都做不到。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