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記得在一波「高富帥不能失戀?」的發言風波裡,有幾位不滿的家長嘲諷我讀的中學母校叫做後段的垃圾學校。當時,我在意的是對某些因為我粗魯發言受傷的名校學生,因此發文表達歉意。
至於對我母校的笑罵,我當下只有笑笑,是因為我的母校真的是南部的私立名校。另外對於已過四十歲的我來說,早已不需要母校的名稱、聲譽來印證自己。心中懷抱的只有對於母校的濃厚感情。
我所畢業的高中班級,五十幾名同學,有三十幾名從事教職工作。在那個許多鄉親把教職當成良好生涯規畫的時代,母校讀師大的校友當真不少,然而其實大約跨過八掌溪往北,多數人對於這個名字是陌生的。
當我忝任校友會副會長的海報貼在師大地下道時,路過的同學還驚訝地問我,你是香港僑生喔?我當場大笑,那個港是台南縣西港啦!當年私立學校喜歡喚做「某明」,黎明、昭明、道明、明達、明道大約都是類似的產物。
我常跟學生說,當年從鄉下到臺北讀書時,我看到畢業自臺北名校的學生,心裡真的會有自卑感,卻不得不用一種傲氣來包裝,矜持地展示自己不在意什麼,又想表達自己有點與眾不同。
只是展示的方式有點不一樣,不是課業成績的展現,而更是一種生命的姿態。
這種刻意的姿態,即便到現在,我也未必真的都消化了,而只是學會理性地與自己澄清、對話,理解、接納自己。
因此對於不同管道進入大學的學生,我也經常在高中畢業之前,和他們對話:相信你自己,喜歡你原來的樣子,然後意識到自己本來的不足,踏實努力,走在你想要走、喜歡走的道路上,追求那個讓你覺得自在的自己。
而對於一個教育工作者來說,說這些話的時候,是真心喜歡它們原來的樣子。要能理解每個生命都有他的可能與障礙,支持、欣賞、陪伴他的努力過程,卻又不要過度介入,相信他可以。
我相信巷仔口社會學所發表的這份研究,因為部分也符合我和校友對談的經驗。然而我們無論如何努力,累積多少成果,展現出多亮眼的那一面,我們都還是會在周遭的競爭中,或強或弱地自我質疑:
我是不是長得很醜?
我是不是妝扮得不夠漂亮?
我是不是不夠自我節制吃太多了?
我是不是不受長官的欣賞?
我是不是不受同儕的歡迎?
我是不是不夠資格躋身現在的同儕?
我是不是長得不夠高?
我是不是輸給那些擔任某某職務的老同學?
甚至開的車、住的房子、設籍的縣市與社區、吃的餐廳、穿的料子與牌子,都會讓人反覆對自己提問,質疑起自己的存在與價值。那麼對於自身出身的學校,如果不是廣為人知,感到自卑,想要隱身時,何嘗不是人生實態?
巷子口社會學的研究初衷,是在提醒我們要更有力量,支持所有不同的存在,建立更健康的體制與價值觀念。而非像某些轉發張貼者,其背後的潛在語言是認為某些人不夠資格讀某些學校。
 
(回應 「繁星」的天空真的如此美好?對繁星入學身分的異質性觀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