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媒體報導新北市議員提議將公立學校課輔時間至晚上7時,以符應晚歸家長的需求,也減少安親班費用的支出,朱立倫市長立刻爽快回應,承諾從下學期開始,新北市公立國小課後輔導時間,延至晚上7時,減輕家長負擔。這樣的「德政」,強烈反映了政府與社會的奇異心態。

首先,政府長期將教師視為可供派遣的人力:在過往的黨國體制中,教師長期馴化為意識形態的傳播者、規戒者,許多政策也透過學校體制推展。時至今日,即使教師逐步建立起自主及專業意識,政府仍然習慣調派教師,補足公務體系不足的人力。除了選舉、發消費券等工作之外,許多縣市政府一旦舉辦龍舟、燈會、運動賽事......等大型活動,早已習慣驅遣教師參加,甚至直接交付學校承辦。著眼點無非就是人力需求而已,教育意義多數聊備一格。 

如今,當家長提出安親、托育等需求時,縣市首長慨然應允,也無非是將教師視為政府可調派的現有人力資源而已。尤有甚者,便宜行事的結果,讓政府不必去嚴肅面對職場環境中工時過長、工資過低、貧富差距,導致家庭受限於經濟因素,無法發揮正常功能,也無法負擔幼童托育等問題。

其次,社會將學校視為工具,台灣民眾長期以來都期待學校發揮升學取向的功能,而十分輕忽學習的意義,已不待言。而當社會型態急遽變遷,凡是家庭力有未逮之處,就會期待學校解決。所以當弱勢的家庭三餐不繼,就推給學校的營養午餐;家長來不及接小孩,就要求學校照顧孩子到家長來接。社區居民要停車,所以學校要開放停車空間。連民眾要賣彩券,也要求學校要把學校地址變更到幾百公尺外的另一個校門。具體的協助之外,還期待學校教師傳達強勢的主流價值。

當社會大眾習慣學校發揮這些輔助功能時,常常犧牲學校原有的教育功能。家長要求學校以升學為主,難免扭曲了學校應該正常教學、身心並重的價值追求。社會希望學校發揮社會救濟功能,難免要排擠教育的相關預算。社會希望學校延長課輔時間,則壓縮了教師正常備課、沉潛、思考、自我進修,乃至休息、經營家庭生活的時間。長此以往,勢必陷入無窮盡的身心疲乏,嚴重影響應有的教學品質。

當政府資源匱乏,施政又怠惰,無力解決社會需求,只好驅遣教師人力時。常常強冠予教育愛的道德訴求,實質上卻將學校與教師視為工具。然而道德的指控其實缺乏任何符合情理的正當性,只好訴諸盲動的民粹,指控教師是既得利益者,過太爽,領高薪,享受寒暑假,卻不肯付出。社會上須要解決的需求太多,所以對於學校、教師就予取予求。稍不如意,就撒潑、發脾氣。

難怪無論政府、校長和上流階層為主的家長團體常連成一氣,全力打壓教師組織,不允許教師擁有自主意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