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是投給連宋的,遷居基隆多年,還是第一次特地回鄉趕回台南投票。投完之後,旋即北上,一下火車就知道連宋敗選的消息。家族裡都感到悶悶的。

我知道,藍營的支持群眾們,心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些疑惑,憤悶。我的心中卻是憂心。整個台灣撕裂成這樣對立的兩半,該如何想辦法彌平,這恐怕是比選舉得失更重要的議題。

台灣的意識形態對立是一種強大的歷史業力,因此政治人物必須要展現極大的願力,去慈悲地化解。為台灣建立良好的公民社會而努力,而這也比統獨、族群的紛爭更重要。公民社會真正建立,統獨與族群都能緩緩而和平地化除。在台灣主體意識正完整建立當中,公民意識應該比國族觀念的強化更為重要。這也是身為台灣人,身為台灣的統派,我最期待的願望。這是所有政黨都責無旁貸的責任。

在整個行動中,多數人譴責藍營的焦點多在於不尊重民主制度,不尋求體制內的解決模式,操弄民粹,煽動族群與意識型態。然而如果僅止於如此的觀察並不足夠,衝突的關鍵其實在於華人並沒有良性的社會契約傳統,而長期的威權統治使得公共論述的環境無法形成。中國國民黨與民主進步黨都不是在議會政治的環境中生成,而是帶有革命色彩藉以推翻舊有權力結構的政黨。因而無法徹底理性面對國家機器的運作,對於掌握權力的既有優勢者缺乏信任感,也從而懷疑體制的公平。

華人傳統的權力分配重視所謂公道甚於客觀的遊戲規規則。公道重視的不是客觀形式性,因而公道往往就與人情、輩分倫理相糾結,說到底即是血緣性的連結關係,並進而與地緣關係結合,而形成巨大難解的結構,國民黨在此方面的問題甚至比民進黨嚴重。此一結構又與權力分配、歷史恩怨相錯綜,就如是台灣社會的業力漩渦。因此雙方陣營無論如何否認,其實都以正義、主流自我標榜,而以徹底污名化的方式指責對方,質疑對方的歷史記憶,質疑對方的血統,質疑對方的信仰,質疑對方的身分,質疑對方的忠誠。然而在民主社會中,這些質疑都是絕對不容許的,因為這已經等於質疑對方的存在了。因此,台灣的政黨鬥爭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械鬥。

而這種結構,這種業力。長期掌握權力的國民黨絕對無法迴避責任,民進黨只是同一社會歷史結構下的異形同購體。因此,藍營對綠營的所有指控,其實都指向自身的歷史。所以,面對此刻的爭議,藍營沒有激情的空間,當然,綠營也沒有。

無論選舉的爭議要如何化除,無論心中有多少不平和疑慮,連宋陣營都應該做出良好的示範,先請群眾散去。一步一步尋求體制內的模式來解決。掌握國家權力者當然會在體制內較佔有優勢,然而遵守體制這是藍營必須努力承擔起來的社會責任。

先讓民眾散去吧。以後的步驟在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anluman 的頭像
    nanluman

    鯤化為鵬‧鱟浮成島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