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文
部落格全站分類:圖文創作
當潘越雲「浮生千山路」的歌聲在包廂裡響起時,妳指著 我說:「上次唱 KTV時,你還說這首歌根本就是把唐詩、 宋詞剪剪貼貼湊在一塊嘛!」 我幾乎都已忘記,我,曾經如此放肆輕狂。 我們所提及的每個上次、上次,記得或忘記,隨口竟都是 幾年以前的事了嗎?當相繼跨過三十歲的門檻,是否能立 而立,我並不知道。隱約只感覺自己的淡然裡,其實比濫 情的二十歲,更為善感了。 還記得十七歲初讀杜甫的〈贈衛八處士〉說:「主稱會面 難,一舉累十觴」「明日隔山岳,世事兩茫茫」,都只覺 得是通訊不易的古人故事而已。所以每逢別離,或許難免 傷感,卻並未真有「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的愁腸。 當時我並不知道,會面難並不僅是距離而已。所以,我羈 於俗務,輕於別離,也總是缺席。 當我理解這層道理時,講述杜甫詩作的課堂,突然越拖越 長,而陳幸蕙的這首作品,自然就不只是集句。 當妳說起要錄下大家的歌聲時,我突然有一些緊張,訥訥 無對,我們都已經到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的年 歲了嗎? 散場後,我們分作兩路走,再各自散作更細的路途。踏上 捷運前,我沒有回頭張望,因為時間的態勢,總是不斷向 前。 妳在plurk上說:「 回到家,洗好澡,滿身疲憊襲來。盡 情歡唱,大笑之後,有著莫名的空虛,終於到了最後一年 了,再怎麼不捨,路終究會走到盡頭,謝謝你們陪我重拾 四個暑假的學生生活。現在的我,很能體會秦觀『後會不 知何處是?煙浪遠,暮雲重。』的心情......」 後會不知何處是,一向年光有限身,我們要各自保重再保 重。
鯤化為鵬‧鱟浮成島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