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閩南佛教,短於義學」,當我立於靈泉禪寺大理石砌成的台階上,
別有如此感慨。改建的殿宇過於張揚,在挑高的空間中來去,天空被
樑柱、石牆、黃瓦圍得極為窄仄,我總覺得許多建築物若能矮個幾分
,便會大氣許多。僻在月眉山上的殿堂,顯得太過俗世,太過庶民。
我不知道,如此是否當真便於接引。

對於山門內,忙著摺紙蓮花的婦人來說,在她們細心的指間,已足能
心安了。

我一邊對學生導覽,一邊常失神於眼前的色調與比例。幾位師父十分
親切,任我們隨易穿梭。雨簷之下,偶有一襲衲衣匆匆走過,並無人
與我們對談。

我憑著讀來的資料,略加指引。學生們在雨中打傘,攝下每個細節,
幾度要我幫忙辨認對聯上的字形,偏在一旁的舊殿前,有顏欽賢的獻
匾,溥儒的字應是光復初的舊物。霧峰林家供獻的石燈。我指著燈座
下,九年庚申字樣前磨平的二字,說是「大正」。而右旁的石雕觀音
像,賴有一把折傘歪斜遮雨,我端詳許久,知是三十三番的觀音像,
至於「華嚴寺 十一面觀世音」幾個字,稍稍模糊。

雨急,疏密不定,把一行人的褲管都弄濕了。大家笑指著卡通造型的
垃圾桶,還有小沙彌的石雕造景,不知為何全在一園之中。

腿腳不便,開山堂,下次再來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anluman 的頭像
    nanluman

    鯤化為鵬‧鱟浮成島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