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反同團體派出郭大衛出席公投辯論,這位自稱「前同志」者,反對性別平等教育,反對讓學生認識、理解這個世界本來就有不同性傾向者。
他所做的比喻竟然是「會游泳的人更會溺水」。而反同的網路媒體「風向新聞」還樂呵呵擺出這個標題。
所以按此邏輯,為了大家不溺水,從小不該學游泳?
郭大衛認為同志教育會讓學生對熟悉同性性行為,恐怕會因好奇而嘗試,而主張同志教育也無助HIV防治。
首先,只要受過現代基本教育的人,都很清楚,HIV防治的關鍵,在於「安全性行為」,不管異性戀、同性戀或雙性戀,都應該自我保護。
而在公投辯論夸夸其言自己不戴套的郭某,有何立場在此亂談HIV防治。他的作為與言論,都是最反智、缺乏理性的表現。
再者,根據2017年統計,臺灣擁有智慧型手機的人數高達1659萬6000人,而全國上網人數經推估已達1879萬,整體上網率達80%。
這樣的網路時代,禁絕學校的性別平等教育,而任由人們在缺乏完整的教育背景,既少了健康的性教育、性別教育,也不具備媒體識讀能力。只憑網路資訊任意傳播,更讓學生陷入不可測的環境中。
所謂因為「好奇而嘗試」,一個具有正常身體的人,如果缺乏知識的引導,未曾有完整的認識,就是讓好奇的天性,主導一切,而毫無節制的可能。
不教游泳,不會讓人因此不碰水。而正因為不教游泳,才讓人溺水之時,難以活命。
不讓孩子清楚認識自我,理解他人,就是讓他若有了性別認同、性傾向的困擾時,誤以為自己病態,而走入險境。或者讓他無法友善看待不同性別認同、性傾向的人,將「歧視」視為理所當然。
而無論哪一種,都是傷害這個孩子。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