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惟仁教授的鉅著《臺灣社會語言地理學研究》兩冊方到館,我便特地翻出,看得興味盎然。打開《臺灣語言地圖集》,由總而分,由北而南一路瀏覽各種語言分佈,直到家鄉臺南,洪教授劃入南閩州,主要屬於漳泉混合的「漳泉濫」腔調。
臺南腔與高屏的混合腔又略有不同,臺南腔在宕攝三等字,如張、陽、楊的韻母習慣發為-ionn,而臺灣其他地區則發為-iunn。「想」講成siōnn,「薑」發為kionn。所以有些人會逗趣學臺南人說:「阮臺南人講話攏無腔啦!特地加重「腔」字的-ionn韻尾。而我久寄北地,其實兩個音都會混著說了。賀之章說「鄉音不改鬢毛衰」,卻是未必。
按圖檢索時,突然發現洪教授將家鄉學甲特地劃為「學甲偏漳東臺南腔閩南語」小片。最主要是發「豬」、「魚」、「汝」、「去」等字時,會將韻母-i發為-u,變成tu、hû、lú、khù。
這種發音現象在我這代與父執輩已經消失,而與周邊鄉鎮混同,都發-i的音。細讀洪教授的推敲分析,當可溯源自學甲先民當年隨鄭王迎請今日學甲慈濟宮開基保生二大帝來臺時,原籍主要來自當年的泉州府同安縣角美白礁。而同安現在語言地理上偏屬「漳東腔」,漳東腔涵蓋今日龍海角美、海滄、杏林、廈門等區域。
書中寫道舊日學甲周邊鄉鎮有一句「學甲汝(lú),中洲去(khù)」的諺語,令人忍俊不禁。
讀到此處不由得想起,大一上季旭昇老師「國學概論」時,說起老臺北人就是將「豬」發為tu,「魚」講成hû。而我客居基隆之後,常聽學校前輩邱榮泰老師分享雞籠舊事,說起咸豐年間的漳泉械鬥,漳州裔為主的基隆人往來基北之間,趣談說:「我講豬(ti),你講豬(tu),一隻豬牽到臺北,煞變蜘蛛。」
洪教授分析臺北、澎湖、臺南學甲、高雄茄萣都有同樣的發音現象,過往都以為就是「同安腔」,不過在語言發展史上卻是有所區別。他認為臺北、澎湖的發音,是老同安腔傳承至台灣後,在漳泉交融下,受漳東腔影響而形成的「新同安腔」:至於學甲、茄萣、湖內則是保留了原本中國大陸的漳東腔特徵。
我這個往來南北的學甲人,在唇齒張合之間,領受了十分有趣的歷史沾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