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機會在媒體上讀到沈政男醫師的文章,他的許多看法,我常不贊同。不過,他對李家同教授的這篇回應〈家同教授,我們回不去了〉,分析得就比李家同深入。
李家同認為個人申請麻煩,而且幾近賭博,極力描寫流程之繁複,事實上,他所說的許多資格的檢核,都有網路平台可以代勞,不少學校還會在行政流程一再把關。
而學生選填志願前,多數的高中老師都會不厭其煩和學生細加討論,分析他的興趣、實力,優勢、劣勢、未來可能的發展。我總認為這個過程,對師生來說是可貴的,學生必須在這個年紀逐步探索自己未來的面貌,可能會有誤差,可能挫敗,甚至選錯,但是比起考完聯考後,照著分數來填,對孩子來說應該更有意義。
而對教師來說,由於多數的教師的職涯發展,較一般人單純。進入校園後,變動的機會又較小,時日一久,對於社會脈動的理解,難免漸趨脫節。而當學校必須努力帶領學生了解未來的職涯時,多數的學校總會極盡可能地邀請校外的專家前來,一場又一場介紹職場面貌與科系內涵,而為了爭取學生,許多大學必須進到高中職去宣導。許多老師也會隨之成長,甚至還有同仁努力修習職涯規劃師 、職業諮詢師、職涯指導師的專長。
當然,有人會質疑這些講座或宣導,並不能精準預測五年後、十年後的產業結構或社會需求。然而,所有的輔導措施,都意圖讓學生更接近產業、科系的現況。這在聯考時代,幾乎付之闕如。
而在多元入學的管道中,有些學校會爭取不同潛力的孩子,如政大與清大就降低了繁星的門檻,讓社區高中的學生更有機會上榜。就如沈政男文中所舉的例子,六十級分的學生,如果在聯考時代,可能根本進不了台大,而如今卻能如願。
許多人都強調過往的聯考制度,造就了貧寒的孩子,有得以翻身的機會。這種說法,其實完全是昧於當今的社會結構。過往的社會流動管道遠比今日單純,更直接說就是狹窄,所以學生只能靠著苦讀,進入前段大學之後,在不多的管道裡,獲得爭奪資源的機會。然而在如今的社會結構複雜,許多職業都是過往所沒有,而各種領域的流動管道、發展趨勢,都遠非昔日可比。單單讀大學,早已不再是翻身的保證,而只是追求未來的管道之一而已。
台灣職涯與產業的樣貌,早已不是舊日的樣貌。台灣社會未來的工作,絕大多數都將以服務業為主時,單純以學科紙筆測驗、分分計較的模式,本來就已經無法符應大學選才的需求,更不符合職場的需求。說白了,我覺得就連公職人員考試,都不該只採紙筆測驗。
單以教職來說,過往的升學制度裡,所選拔出多數的教師,乃是屬於會「讀書」的人,讀了師範體系後,幾乎是直通車往教職發展。然而如今的升學與選拔管道,所選拔出來的教師,往往必須比起前輩,更努力去面對自己是不是會「教書」,甚至會「教書」之外,他還要考慮自己愛不愛教書,喜不喜歡與人相處,適不適合校園生活。
而很多科系,所想招收的孩子,本就不是紙筆測驗所能考出。在這種態勢下,卻要我們的學生只去走所謂「簡單」的管道,他到底要「簡單」到幾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