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日騎車送媽媽去當醫院志工時,媽媽隨口問了繁星計畫的事,習慣舊日統一考試的老人家,疑惑問道:「如此,不是鼓勵考得上前幾志願的學生去讀社區高中嗎?」我笑著說,選擇社區高中或前三志願,同樣都是選擇。當年,我選擇了直升港明高中,而捨棄了台南一中,不同樣也是衡量得失後的選擇嗎?
媽媽又問:「全憑考試,不是最公平了嗎?」我說,讀書這檔事,並不是只靠個人努力就能得到。家世背景、資訊刺激、經濟支持、環境薰陶影響太大了。我語氣一轉說,沒有媽媽妳當年忍受不美滿的婚姻,犧牲個人的青春與幸福,咬了牙,儉腸餒肚,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就是要栽培孩子讀書。你兩個當老師的兒子再聰明,也讀不起私立學校,考不上師範大學。
媽媽立刻回我說:「你們這些年輕人怎麼都是說一些歪理?」我回嘴:「你以前讀過太平天國的洪秀全吧!」媽媽說:「還記得啊!」當年失栽培,沒能讀高中的她,記憶力還很好。
我繼續說下去:「你沒讓他考上科舉,他就能把整個中國十餘省搞翻。你不讓他當官,他就要當天王,革清朝的命。能弄出這樣場面的人,你能說他沒能力嗎?繁星計畫或許有需要檢視的地方,但是升學和社會體制不去解決階級和城鄉的落差,總有一天一定會出大事的!」
車子騎到西定路、安一路口,我讓媽媽下車,她習慣走一大段到市區的署立醫院,權當健身,我則轉身繼續往學校騎去。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