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雞籠中元祭原以種種科儀與普度為核心,然而燈火才是中元祭
中最強烈的意象。猶記得十年前遷居雞籠時,在西定路與定國
街間起伏錯雜的狹窄街巷中,一到舊曆七月,仍有三五家戶會
在門前點起一盞昏黃溫熱的燈火,大多是一葩燈泡,偶爾竟會
見到一戶點起極為傳統的油燈。

幾年前,自我由定國街底的老宿舍搬出後,印象中幾乎再也沒
看過家戶自點的普度公燈了。只有沿著街邊蜿蜒掛起的紅色燈
籠,寫上奉獻的信士姓名。在那些燈籠上,書寫著義勇祠、金
斗公、三姓公、老大公的字樣。

在南瀛,多數的小廟多是座落在田頭、水尾、塭邊、社皮等較
為偏僻的地方。而在基隆,則隨著住宅不斷往山坡地拓展,而
隱蔽在街巷之間。



七月裡懸掛起的燈籠,讓坎坷流離的庶民記憶,在市井生活之
間,透過信仰重新標註出來。

在中元祭典中,燈火代表傳達、照明、指引的意涵。乃是出於
人間對於冥界體貼的想像。冥界實非人所可知,然而在種種設
想中,燈火乃是面對無明幽暗的光明察照。一燭一燈都是包容
與誓願。



隨著雞籠中元祭日漸節慶化,燈火的意象遂慢慢成為夏季裡老
城市的夜景妝點。這兩年,在田寮河廣場上的巨型花燈,竟有
令人不識上元與中元的感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