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臺灣大眾對於非營利事業的思考,往往陷入一種極度的潔癖,將所有的公益行動,都以個人無償的善行做為衡量基準。然這根本是謬誤的想像。

很多公益行動,完全不能只靠個人的善行無償完成,而是需要一套完整的機制來推動、調度、運作。個人的善行是一個發端、一股強烈的動力。然而個人的善行要真正產生力量,卻必須仰賴一整套專業、精確、冷靜的機制,也須要一個相互協作的平台。

以血液捐助而言,設想一下,如果沒有這個平台,各醫院獨力處理,對需要各種血液的醫療現場來說,情況會更好,還是變差?如果沒有這個平台,各醫療單位如果要協力運作如何進行?這個平台,如果交給政府運作,我們的負擔會變輕還是變重?

這個平台、機制如果要存在,那每個運作環節都必然有收支,許多人力都需要財力支持。根本不可能單靠著善行、善念,帶動所有的運作。

每個環節都要無償,那無常可能會來得快很多。

原文: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216279

 

15940843_10154792535097457_6094425860288731896_n.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