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一波課程綱要的爭論中,國文課程是較為次要的戰場。由於大家專注的焦點,都在黨國意識形態是否藉此復辟的問題,因而不斷爭論為何課本中放了什麼?又為何不放什麼?推論到最後,或隱或顯地結論就是:國家或政權不想讓你知道這些。

說得擲地有聲,但是恐怕與中小學的教學現場太遙遠。

因為身處現代教學現場中,絕大多數教師,一拿到教材,考慮的絕對不是要不要讓學生知道某些事、某些文章或某些作家。而是這一課怎麼教?有哪些要補充,可以安排甚麼教學活動,以及最現實的問題:那些會考?

教師有沒有自我的意識形態?有沒有想要在課堂中實踐的理想?都有,但是往往教學現場的限制,就能把原本充滿熱血的教師,折騰得人仰馬翻。

在這幾年的高中國文課程綱要中,雖然大家常爭論文言與白話比例的問題,但是綱要裡卻從未限制應該選擇那些現代作家、那些作品,但是如果用心翻閱,你會發現選擇的作家、作品,來來去去就是那些。

不是因為思想審查,而是因為教學限制。

首先是教師群體的審美傾向。

誠然,長期以來的台灣語文教育,的確限制了編選教材與教學者的審美愛與與主題傾向。比如說,我到近兩年才驚覺自己閱讀古文時,徹底被唐宋八大家的古文筆法養壞了胃口,因此讀明清散文時,即便是唐宋派與桐城派的名篇,總會不自覺地皺起眉頭,覺得寫得不好。

讀起現代的作品,我相信有不少教師與我早年一樣,獨愛抒情的美文。習慣的審美的愛好,悄悄限制了我們教學時的視野。

而最大的緊箍咒則是考試。與考試緊密相連的,則是一整套的教材結構、補充教學資料,練習題目與建置在教師習慣裡的教學重點。

曾有出版業者挖盡心思,在國文課本裡選進了與以往迥然不同的作家與作品,然而經過幾年的市場沖刷後,這家出版業者,又將選文默默改成了大家所習慣的作者。

因為太多的教師反應:不好教!

而許多作品被選進國文課本的作家,也常表示:那不是他成熟的作品。那不是他的得意之作。然而選文一旦選出後,往往長年不會更動。

原因無他:習慣。

這樣的結構,可能比大家所擔憂的黨國意識形態更為強大,強大到或許哪一日台灣共和國都建立了,都還穩穩扎根。

有識之士,如果真的覺得哪位作家、哪篇作品,一定得要攻進國文課本的堡壘中,除了在論述的場子裡殺伐之外,不如跳下來好好編出完整的教材、教案、教學補充資料和試題吧!

如此,或許對現有教材的攻擊力道會更強大一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