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歷程中,曾經聽一位老師說,「教了不考,教了沒用;考了不罰,考了沒用;罰了不重,罰了沒用。」在舊日的時代裡,我想不少教師、家長,乃至學生都懷著這樣的信念。認為沒有賞罰交加,沒有現實的逼迫與誘因,學習是毫無吸引力的。

 

所以,有多少人通過層層的考試,走入社會後,把所有的書本都清空,然後夸夸其言:「我現在都不看書了。早就把那些書都丟光了。」言外還頗有驕人之意。

 

不少人都認為所有的學習,無非都是為了換取眼前具體的東西而已。那麼,如果自覺在競爭的態勢中,他本就難以勝出時,他又為何要讀書呢?而如果他已經在競爭的態勢勝出了,取得他要的成果後,又為何要讀書呢?

 

東方人對於科舉的形式總是迷戀不已,「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一首神童詩,道盡華人多少心境。

 

傳統華人多半認為考試公平,認為考試省事,認為考試可以杜絕多少私路,認為考試才能真正了解考生實力與程度。

 

但是單就試題而言,是否能測出實力與程度,是否真正公平,涉及到難度、鑑別度、信度、誘答力等問題。可是,多數人無從知道這些層面,卻總是直覺相信,只要考試就是比其他方式公平。

 

而就整個社會生態而言,能否在測驗的競爭中勝出,背後又牽連層層的家庭背景,而非單靠個人的努力便可成功。歷來對於古代科舉的研究,也早已發現家族的支持與發展,與科舉功名有相當緊密的聯繫。

 

眼光放到現代的升學考試,許多研究也一再指出:家庭背景對於升學考試的結果影響極為明顯。

 

葉高華根據中山大學入學新生資料加以分析,就發現無論是哪一種升學管道,國中學歷以下父母的子女都不容易進入中山大學,但指考分發使高學歷父母的子女獲得最大優勢,個人申請為次大優勢,至於繁星計畫則使得中等學歷的父母,有更多機會將子女送進中山大學。

 

這些研究都明白指出,考試並非最公平,甚至可能更鞏固家族優勢。支持考試的人面對這些研究,要嘛視而不見,否則便直言:「不相信這些研究。」

 

所謂十二年國教聯盟的成員,站出來呼籲要考試,背後心思其實不難推測。我所在意的是,一群大學教授仍然認為考試才能引導教學,社會也認為除了考試之外,別無其他可以帶動學生學習,其實是很令人悲傷的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