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升學制度的改革,長期陷入「頭手分離」的錯亂現象,一面高舉著陳義甚高的改革理想,一面卻對擁有強勢社會資源的群體步步退讓。於是原本揭櫫的理想被視為不可行的空談,執行上更是左支右絀,狼狽不堪。

雖然明星高中的師生如此用心,經營起今日的局面。但是回到整體社會心態來說,如果我們夠誠實,明星高中的競逐,本質上不是為了追求適合頂尖學術傾向的學習環境。因為真正想要經營適合頂尖學術傾向的學習環境,可以建構非常嚴格的資優教育管道。

可是,這是媒體上的家長要的嗎?

說得直接一些,學習上具備強大競爭優勢的孩子,到底能上第一志願、第二志願、第三志願或者選擇私立名校,原本就不是整體升學制度的當務之急。在他們的環境中,競爭無所不在。即使免除了升學考試,他們仍會在各項資源的競逐上,各騁其技。那些聲嘶力竭不斷抱怨作文比重太高,落點不精確的家長,在意的豈止是孩子未來三年的落點,他們所在乎的是腦海中長期構築的競爭優勢。與其說他們重視的是學習,還不如說他們在乎的是一關又一關的競爭門票。

這種競爭態勢,根本上不是學校體制或升學制度所能扭轉。如果現實社會的資源分配、勞資結構、階層流動、貧富差距不改變,這種所謂「不要輸在起跑點」的競爭,就難以改變。

有能力競逐這些資源的群體,他們的聲音也不斷放大。他們是基本教育的重點嗎?可是,我們卻花最大的力氣來處理這個問題。

說實在,如果教育當局是免試入學的絕對理想主義者,那麼就該毫無例外,除了最嚴格的資優教育外,禁絕特招,一律免試。如果要向現實妥協,那麼乾脆對前三志願放手,讓想競逐的全力逐鹿。

教育當局要做的,應該要將力氣真正用到中段、後段的族群,因為他們除了公共資源的挹注之外,大多數無所依恃。讓他們能夠真正達到就近入學、適性發展的目的。不要受困於太複雜的升學管道,更不要讓他們淹沒在媒體的口水之中。那些5A++與作文的爭執,其實跟八、九成以上的學生都無關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