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那以後學校都把獎項直接頒給A段班就好啦!幹嗎辦比賽?」

聯合報報導彰化縣陽明國中宋校長力拒能力分班的新聞,當我
讀到有家長自陳,他只是希望給孩子較好的學習環境,「這樣
也錯了嗎?」我屏住氣息,浮現在心裡的,正是這句二十年前
在校車上所聽到的怨言。

那位大聲抱怨的同學,每日與我搭同一校車上下學,他讀 C段
班,而我則是 A段班的學生。那天下午,學校剛辦完一場激烈
的比賽。名單公布後,得獎的班級全是 A段班。看完整場比賽
,連我都不以為然。

我默默走下校車,不敢抬頭面對同學的怒氣。平日彼此有說有
笑的場景,在那一刻突然變得十分陌生。那句話也深深刻在我
的心裡,直到我走到中學的講台之上,歷歷如新。

從學生到成為教師,我從來不相信「能力分班」是身為教育者
應該做的事,尤其支領國家薪水的公立學校教師。

無論高舉多少堂皇的口號,巧飾「能力分班」的手段,其真實
狀況就是放棄了學習上弱勢的學生。剝奪它們原本應該擁有的
資源。能力分班絕對會造成資源分配的不平等,所謂較整齊的
程度、容易教學都只是託詞而已。

能力分班的問題其實一直不是教學方法或教學策略的問題,而
是權力與資源分配的問題。能力分班或者名目繁多的實驗班、
資優班,背後都是教育資源的搶奪與寡佔。

在教學現場中裏,擔任前段班、人情班、實驗班的老師與後段
班、普通班的老師安排一定不同,只要能力分班根本擺脫不了
地方勢力的介入,與人情關說、社經關係的拉扯。尤有甚者,
前段班的導師與家長,甚至擁有選擇任課教師的權力。這都是
赤裸裸存在的現象。

主張能力分班者,能夠坦然無愧地說:這種犧牲他人,成就自
我的手段是對下一代的良好示範嗎?無怪乎,那些對母校、對
老師最有感情的學生,總是那群樸拙敦厚的平凡人。而正因為
常態與平凡,他們更能真切感受到別人的付出。

「能力分班」絕對不是因材施教,孔子可沒把顏淵和樊遲、子
路、曾參分班教學,而是隨機點撥,針對不同的生命境界給予
不同的指引。用因材施教來妝點能力分班手段,根本是在污辱
教師的專業。

多數主張能力分班的老師,對於學習狀態弱勢的孩子,根本就
不願投入。如果主張能力分班的教師,承諾說:我願意只教後
段班到退休,全心全力為弱勢的學生付出。那麼我們就願意相
信他是真心認為能力分班是為學生好。

而人性是脆弱的,多數的老師在教學現場都需要動力。那些長
期任教後段班的教師,需要多大的耐性與使命感?有誰又能真
正長此以往地付出呢?能力分班的狀況,說白了,就是犧牲多
數師生,成就社經地位良好的少數而已。

在學校裡,誠然有許多教育資源投入不夠的地方,比如我們需
要有更多的經費與人力去協助弱勢、中輟的學生。在課程的安
排上給這些孩子更多的選擇與支持。這些問題單靠目前校園的
環境,根本無法有效解決,而多數乃是仰仗教師的使命感死命
支撐,這是教育主管機關長期失職之處。

然而能力分班只是助長資源的弱肉強食,絕非因材施教的正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