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與台北文學獎

古典詩書寫,能否繼續留存?當下這群古典詩寫手,真否構成一個
世代?

這些問題,我仍無法確定。坐在兩場頒獎典禮,看著楊維仁、吳俊
男、張韶祈、許舜傑、李佩玲等熟習的名字,還有更早一兩輩的吳
雁門。由五十餘歲至二十六歲,似乎臺灣當代古典詩創作已有局部
圖像,持續生發。

然而,後勢仍待長期觀察。當代古典詩寫手,除了彼此之外,是否
還有純然的讀者?傳統文學中,讀者與作者本就疊合。然而,如果
期待古典詩創作,還能夠進入當代文學閱讀的視域,除了酬唱聯吟
外,必須有機會面對更多的閱讀者。

當我拿著獎盃,面對台下的鏡頭,與杜正勝、馬英九、焦桐握手微
笑時,我常想著,會不會有其他人也拿起詩卷,讀上幾句?

我原知道,每個詩人吟詠時,心裡總會有個預定的讀者,想著對方
如何讀,如何理解,相互能夠接契,一如張大春與吳雁門。我自也
不外於此,我寫詩給文瑜、妤玲與我的學生,然而我卻知道我的讀
者可能是知灝、建男、國智、富鈞,或者陳文華老師。他們和我一
樣,仍然不合時宜,寫著古典詩。

那麼,不寫詩的人,即便與我側身,相處親密,他們是否會偶爾讀
讀我的作品?

陳文華老師評論說:「老輩詩人身上經常可以窺見的:諸如老成的
筆調、沉鬱的風格、書卷的賣弄等等,在本屆的作品中即不多見。
取而代之的,題材上是生活中瑣事的回味,沒有煌煌大言,沒有家
國生民,但也別具心意,不失風趣。格調上則是清新自然,直抒胸
臆。......但可以斷言的是假如這些作者未來成為古典詩人的主幹
,那麼台灣古典詩壇就有了新的面目,而與前輩作家形成截然不同
的流派。」

今年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分教師與學生兩組,多數老輩詩人無法參賽
,八份詩集,搜羅詩篇各達三十,教師生活節奏與趣味自然展現,
率以師生、妻兒、遊歷、什物翫賞為主。家居生活,筆墨自不會太
過沉重。

然而,相類的作者在台北文學獎中,筆調卻又不約而同,憂國憂世
。徵稿只限一首,律絕不限。單篇作品成為評審凝視的焦點時,多
數作者選擇了七律,更一一寫到紅潮起落,家國憂危,寫在高樓,
寫在亭臺,寫給故人。而憂懷鬱鬱的作者,也融入自己凝望的家國
中,成為讀者凝視的風景。

當代古典詩篇的鏡象,究竟映照了什麼?

今年得獎的年輕寫手,多數出入網路,偶有涉足民間詩社者,詩風
也判然不同。文學獎與傳統民間詩壇,難道漸行漸遠?1999年後,
各年度《臺灣文學年鑑》不再收納當代古典詩創作活動,這些事,
除了南山子、維仁、知灝外,大概就少人願談了。



感謝陳文華老師、簡錦松老師、方瑜教授、張健教授、許清雲教授
、顏崑陽教授、張大春教授、 鍾宗憲教授。南廬吟社、興觀網路詩
會、網路古典詩詞雅集諸位同仁。特別是沛芬、富鈞、建男、知灝
、維仁學長、風雲、卞思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