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又是一堆省籍情結的問答。出身於閩南人家庭的我,好像很幸運不必去面對這些。我和母親一直都投票給泛藍,而父親是只問鄉黨,不問政黨。老弟總是採取年輕人出頭的投票取向,他們投阿扁,只是因為陳先生是台南人,是年輕人至於是不是台灣人,好像從未浮上我家人的心版。在厚沉鄉土生活中,宗族、聚落和宗教的認同,好像遠遠超過省籍、黨派或者什麼敵我的意識。父親叮嚀我:說我是李皮高骨,所以不可以跟高氏同宗聯姻。家裡是拜祖先的,所以不要交基督教徒的女朋友。我都哼哼哈哈敷衍,那是老一輩的固執,知道就好,擇偶也從不在意那些限制。宋朝人、清朝人的生活方式,不必讓現代人去爭辯對或不對。

倒是媽媽說客家人是番子,讓我很是生氣。硬是用一大套自己也不很懂的學理爭辯了好久。其實在意的除了老人家的偏見太無謂,也是因為自己喜歡過好多客家的女孩子。至於外省人,家裡倒是沒啥意見。他們是生活裡很友善以及有點寂寞的老伯伯而已。他們的閩南話說得很破,就跟我爸媽的國語一樣,尤其彼此很熱情的交談時,就顯得更破了。



偶爾,也會有年輕的妻子跑了,年老的太太攤了,小兒子傻了,鄰家的姐姐早早未婚懷孕,奉子嫁人等大大小小不成新聞的新聞。鄉下人的傳統家庭,爸媽管教小孩都是大棒小槌,不太敢舞這種蚊子蒼蠅,只能淡淡看著老伯伯的背影嘆息。然而藍綠對決,省籍對立那些,是電視上演的「連續劇」而已。還不遠如誰家兒子考上南一中,誰家哥哥上了台大醫學院或師大來的重要。

偶爾也會有人吵吵,但是大約都是衣食無慮,出入光鮮或者無業遊蕩乃至無賴撒潑的那些才有氣力談他們自己都不懂的省籍情結。套一句老人家的話:幹!食飽換枵!無代無誌夯什麼枷!

讀書之後,我才知道省籍情節是這麼「重要」的東西,本土意識隨著民主逐漸抬頭。高中時,我所敬愛那些我南部的老師,幾乎一個個都開始用力罵起國民黨,全班都聽得很爽。然後當中有幾個開始罵起外省人。我只能搖搖頭苦笑,每個人的脾胃心性和生命歷程都是真實無比的,無須辯,也不能爭。更哭笑不得的是,會有一大群人,偷偷問
我:是不是外省人,不然怎麼那麼新黨!

其實,他們的「中國新黨」和我的新黨又有什麼相干,我的大中國情懷,跟我是不是本省人又有什麼干係,還有我的鄉土和你的鄉土,又要怎麼化約著說。我沒有多說,只是笑笑說:你們看我爸、我媽像嗎?我爸的台語訐譙誚讓起來,可以三十分鐘不重複一個詞,國語連說一句完整都有問題。然後大家啞然失笑。

上台北讀書,我曾經多次遇到計程車司機跟我,用力說著省籍的矛盾。那些親切的聲音,南腔北調的閩南語,說的卻是我很陌生的感受。我最常在心裡的回應就是:喔!那又怎麼樣?那些很偉大的命題,其實沒有太多趣味,不甜不鹹,強酸猛辣,難吃死了。有時一生氣,還在路邊緩緩聽老司機講著電台聽來的台灣史三、四十分鐘,然後用我
難懂的術語呼攏,逐條更正三十分鐘,丟錢下車。

每次下車就難過,老司機啊!正因為你那熟悉的的閩南語,所以我才能像對長輩任性一樣,用力頂撞,用著不同腔口的閩南語和你對衝。你和那群流落的老榮民司機不同,他們除了年少開始就斷了線的記憶和滿滿時代荒謬的憤怒外,什麼都沒有了,我只能隨著那些我聽不太懂的江南山東廣西河北,胡亂附和一翻。

而你,還站在屬於你的土地上,還有,一群贊成或著頂撞你的年輕人生著,長著。還有什麼比真實的生長更重要。

統獨,省籍,敵我,藍綠,左右的帽子都太大了。何必那麼辛苦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