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首日的香路主要在學甲鎮東南及東部村里,經過中社、新二
港仔、三塊厝、溪仔墘、東竹圍、東寮而入大灣,在大灣聚
落裡蜿蜒遶境。

早年首日香路曾遠至佳里鎮的營頂、佳里興等地,稱為「過
堡」,這是「刈香」的慣例,老一輩的人說「刈香要刈過堡
」,走出信仰圈,接受更廣遠的香火。然而近幾科僅到鄰近
大灣的佳里溪洲社區,俗稱「大灣溪州」的聚落裡,算是保
留一點過堡的遺意。

出了溪州,又轉回大灣,直往清濟宮廟庭。清濟宮今年趕在
上白礁祭典前一週,前往北門鄉蘆竹溝舉辦請水火儀式,廟
前仍搭著祭典牌樓,似乎為慈濟、清濟兩廟微妙的互動,添
上有趣的注腳。清濟宮奉祀「水官大帝」禹王及保生大帝,
大道公祖同來自白礁,而禹王則相傳迎自安徽當塗。廟中碑
記寫著先民開拓,竟可遠溯自明代洪武年間,只是不知引自
何典。

這又是台灣廟宇爭訟難決的一樁公案。相傳在早期上白礁祭
典中,清濟宮禹王、保生大帝可與慈濟宮開基二大帝平起平
坐,而在民國72年白礁亭築成後,慈濟宮婉拒清濟宮神衹入
亭,而由開基二大帝獨居祭壇之上。大灣廟方幾經爭取不成
後,於民國77年正式退出上白礁祭典,而前往蘆竹溝獨辦請
水火儀式,大灣也長期排在香路之外了。

斷香之初,兩廟各自徵引傳說、文獻,互爭信仰地位與建廟
早晚。猶記得戊辰年學甲香時,遭逢大雨,地方上就傳出水
官禹王與大道公鬥法的趣談,在「大道公風、媽祖雨」的民
間俗諺外,又添一筆誌異。不過兩廟的爭論,久久也就平靜
了。近三科學甲刈香時又悄悄將大灣重歸香路。

今年,將二港仔遷村後的聚落添入香路,所要行腳的路程較
長。原訂在草坔歇腳的蜈蚣陣,中午時分才走到大灣,就讓
神童們下馬用餐,由清濟宮接待休息。地方人士則打趣說,
兩廟的神衹兄弟停腳敘舊,才會如此巧合。

香陣繞行,神轎拜廟之間。孰為正統,其實並不重要,只有
平安與傳承,才是學甲人的心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