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得蜈蚣陣出廟庭,我騎上機車,到宅口興太宮、下社仔白礁宮、縣內仔
太安宮,拍攝藝閣鑾輿。沿香路各庄廟多已至大廟參香,在廟庭等待迎接
香陣到來。我回家拿了隨香香環,遠遠聽得鑼鼓聲,前鋒陣已過了廣文路
縣內角,正向華宗路、民權路而來。

大道公轎在香陣最後,總要十時許才會出慈濟宮廟庭。我便驅車前往新寮
普濟宮,想好好看上一會熱鬧。新寮角還是很傳統的農村,人口不多,廟
庭寬廣,視角開闊。廟前有水潭,傳說是學甲風水地脈的水頭,水尾則在
後社尾。因為普濟宮鎮守水頭,數十年前又是香陣繞境接香的頭座廟宇。
即便後來香路前段已陸續建起興太宮、白礁宮,仍依傳統由新寮廟擔任先
鋒、首號轎,藝陣則是龍陣。

這幾年,本地各庄頭傳統的陣頭漸次消失,僅剩謝姓角金獅陣、中社宋江
陣、錦繡角莊姓宋江、邱姓角南台灣第一團高蹺陣、宅仔港十二婆姐數團
而已。而官將首、蜈蚣鼓等陣頭則隨著外地交陪廟、私人神壇引入,逐漸
出現。

台南地區的家將陣頭,原應屬八家將系統,然而發源自三重一帶的官將首
卻如攻城掠地,踏入南台灣的香陣裡,繁衍增生。

初上大學時,我在大稻埕霞海城隍廟會裡,首次看到官將首時,為其白獠
牙、三叉法器,及鮮豔明晰的臉譜所懾,幾乎不敢直視。增損將軍的臉譜
勾勒,遠比一般八家將對比強烈,輪廓清晰。獠牙一動,增怒三分。然而
香陣裡一團又一團的官將,威嚇上下時,不免覺其單調。或許,藝陣也有
演化競爭,強者生存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