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亂用「○○+動詞+●●」的情形氾濫到令人瞠目結舌。

剛剛看到「女星陪吃納吉次子」,這位女星難不成是食人族,陪誰吃掉了納吉次子嗎?

上網一搜尋,沒想到還有「湘瑩陪吃中年男」、「林依晨陪吃公婆」、「野生王俊凱陪吃2女神」、「陳敏薰 甩3P腥聞煲4年情 勾王燕軍陪吃劉泰英」等標題。

這種怪用法,一對比「吳敦義陪吃肉燥飯」、「楊雅筑見11歲網公!傻眼陪吃兒童餐秒逃跑」,當下真要懷疑肉燥飯與兒童餐是哪位仁兄的名號。

寫成「女星納吉次子同餐」、「湘瑩中年男同餐」、「林依晨陪公婆用餐」不是好多了嗎?

中文句法的彈性雖然很大,許多詞語也快速繁衍,但是下標語時如果當下會造成混淆,反而減損了溝通效率,那就是不好的表達方式。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侯友宜救治病患的新聞當然是有政治人物作秀的嫌疑啦!

不過要扯甚麼有沒有醫療背景,就又無聊了,只要有急救證就可做基本救援了,不要說警察,多數的教師都有好嗎?只是看我們敢不敢救而已。

拿這個來打侯友宜,未必傷得到他,卻會使得更多人即使受過急救訓練,取得合格急救證,也不敢在關鍵時刻出手。

我如果是侯友宜的選舉幕僚,我就打蛇隨棍上,立刻拍一個小短片。

「有人說我作秀,就算是作秀好了」
然後拿出急救證來。
「關鍵的時刻,請你不要害怕出手,因為這就是性命交關。」然後宣傳急救教育,不要打出侯友宜的名號。

只是國民黨人通常不會這麼做,一來是腦袋比較僵,通常只會想著救援選舉的當事人。二來不會想著用自己的危機,轉化成為幫助更多人的方法。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火車站邊,一個女孩子說著電話,突然就無聲地哭泣了起來。有時聲音略大了一點,隨即又被周邊的喧囂蓋住。

她只是哭,再也沒有任何言語。不知道電話那頭是否還繼續對話。我遠遠看著,只能看到淚水不斷淌下。

女孩的身材跟我在類似的同一邊,唐突一點說,就是五大三粗。以一般人的標準來說,五官也不美麗。

然而,正在哭泣的她,卻一點也不醜。

人在哭泣的這一刻,似乎會剝除掉所有世俗美醜的包裝,回復到赤子的本體。如同人一落地,啼聲劃破,洪荒初開的那一刻。

大凡人只要回到真實的自己,真笑、真哭,有真實的喜怒哀樂,來不及算計,心機未顯,就會有真真切切的美。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七月一日年改新制上路,各方熱議再起。指責年改的聲浪不小,為年改辯護的也聲勢洶洶。支持改革的一種論述路數卻讓我看得很不慣,這種論述便是只計算身為受雇者的公教人員自己每月繳了多少,然後再認定退休公教在道理上只該領自繳的部分。卻渾然忘卻政府身為雇主每月要繳的部分,就是雇主責任!

受雇者領這部分是天公地道,不是占誰便宜,這是勞動權益的一部分。

論述時漏掉這部分是要脫卸政府的責任嗎?還是要順便鋪墊免掉企業主對民間勞工的責任?

再講一次,雇主應付的公保、勞保、退撫、勞退都是雇主的責任,受雇者本來就該領到這部分!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34649284_2166555276692080_4446684477405528064_o.jpg

我和許多同行一樣,擔任學校活動司儀時,喜歡盡可能生活化一些,希望能如三金典禮頒獎,可以活潑又不失隆重。

所以,我經常會拜託學生和我一起搭檔,因為大叔不適合裝可愛,那些活潑、青春的台詞,就由高中生來發聲。

我很羨慕很多主持人拿起麥克風來,幽默、大方,聲音又悅耳。我自己主持很容易受朗讀的習慣影響,聲音表現會太過用力。

比如我喊「全體肅立」時,跟行軍禮差異不大,有時喊完,都會覺得幹嗎這麼嚴肅。

我其實不太說「恭請○○」,然而漢字構詞,習慣偶數成詞,節奏也好調配,只講「請○○頒獎」,用我太過鏗鏘的聲音說出來,會很像命令句,這麼用力驅趕嘉賓上台,似乎不太禮貌。

於是,我只好加上很多的點綴詞,說成「現在,我們邀請○○上台來頒獎。」以調和語氣,囉嗦程度,連我自己都傻眼。

一面主持,一面聽學生搭檔的聲音,心底很欣羨,那種認真、又帶點稚嫩、青澀的聲音,我是怎樣模仿都回不去了。我的聲音早已經有某一種固定的習慣,非常熟練,也非常世故。

安中畢業典禮中,慣例會安排一個時間,讓各班學生可以為辛勞三年的導師獻花。這本是非常溫馨的時段,許多同學會對著導師又喊又抱,整場淚水與歡笑交織,相當動人。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國北教大附小畢業典禮中,頒發市長獎時,校長臨時起意邀請該校家長張安樂頒獎,一時引發議論。

這原本是不值一提的烏龍事件,茶餘飯後調侃一下便可,卻有不少人說成什麼政治風向,或者校長要向特定政治勢力輸誠、討好一樣,實在是想像力過於豐富。

邀請充滿爭議的人物上台頒獎,在網路傳播的時代,必然引來負評,這位校長的確思量欠周,想必是會場上思緒突然短路。但硬要說她有甚麼政治意圖,她想望風取媚,卻是不大可能。因為,只要對教育界有點理解,就會知道請張安樂上台,並無法讓校長未來的仕途發展獲得什麼利益。

很多人一定會感到驚訝,堂堂市長獎頒獎,怎麼可能會忙中有錯,思慮不周。我想能說得這麼武斷,大概是因為這些評論者多數沒當過學校活動司儀、主持人的工作。

出錯是常有的事。

我經常擔任學校的活動司儀,還要負責處理公關文稿、新聞稿等工作。

一項活動只要有官式場合,除非長官一定要準時出席的場合,否則許多流程永遠要有機動調整的準備,機動到程序大亂都可能。所以我對大官通常沒有好印象。

許多人會說,怎麼可能會不知道請誰來頒市長獎。我知道你很驚訝,但是真的、真的、真的很難確定。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辯論場上,政策性命題要提出損益比,說明取捨後的效益。

在現實的世界中,任何具體的方案,本就是有得有失,很多時候要妥協,更有在權衡利弊後,不得不然的選擇。

而在選擇之後,往往還要隨時調節、修正。

然而我們的社會在討論公共議題時,從統獨、年金、課綱、核能、死刑,乃至小如一根吸管,許多討論者都一定要弄到只此一途,沒有其他可能,凡是稍有遲疑、討論,便是邪魔歪道的地步。

有些人不管是取捨或推論,都要說到百分之百,沒有商量,沒有例外。

這不是堅持價值,這是戰略愚蠢。

而在政策抉擇上,當然有價值的追求,也有倫理的限制。能在價值與倫理上說服大眾,取得更多支持,當然極為重要。

然而政策抉擇也有工具理性與政治實力的問題。有時候道理說過大了天去,卻拿不出正確的具體數字來,或者根本毫學理根據,則擺明只能在同溫層取暖。再加上如果現實實力就是輸人一大截,那也只能徒呼負負而已。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我贊成持續推動限塑的作法,但是我還是強調這不是一件令行禁止的事,需要更周延的配套。否則難免跟塑膠類製品分類、回收一樣,多數仍當垃圾處理。

另外許多網路討論,將禁用塑膠吸管與保護海龜直接連結,不會覺得根屬性有問題嗎?鄉親啊!中間至少還有垃圾處理的大環節啊!

面對環境破壞,心生悲感,這是很感人的事,但是能否推論的細密一點?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所謂正義之聲的粉絲頁平常不關心傳統戲曲,為了反同志,就出來刷存在感。
同性愛情的故事,歌仔戲不是第一次搬上台,
2013年,一心戲劇團就演過《斷袖》了好嗎?
而小說與電影《失聲畫眉》更在1990年便深入刻劃在歌仔戲班中女同志的情慾議題了。

這下子是不是連歌仔戲都不能看了?

 

35193500_1843636015941538_1194230354030886912_n.png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禁用塑膠吸管,或者鼓勵環保餐具,我的疑慮不在於個人的使用習慣。擔憂的也不是即將實施的內用禁止,而是未來全面禁止使用。

對於和我生活型態類似的人,不用塑膠吸管,使用環保餐具,只是改變生活習慣。頂多是不便,頂多減損一下用吸管的爽度而已。

這種方便或者爽度,相對於環保理念來說,當然值得犧牲。

然而,有許多人的生活型態,卻不方便使用湯匙或環保餐具,比如建地的工人。除非業主特意提供,否則建地往往是不方便清洗之處,而且施作時不免煙塵瀰漫,因此一次性的餐具,用過即丟,會是最便利的選擇。

我們可以嘗試想像,在建地、工廠中,用吸管喝飲料比較方便?還是直接打開,以口就杯,或者用湯匙撈取比較可行?

許多勞動者的工作環境與條件下,要求改變生活習慣,會遠比我們身處辦公室的工作型態或家居生活困難得多。而他們面對改變,所要承受的成本,也往往比中產階級來得大。

再比如能好整以暇,小心清理環保吸管的人,多數是經濟無虞,生活機能正常的人。今天如果要照顧長照家人,心力交瘁的家庭,單是清洗一根吸管這種瑣務,就可能讓人爆炸。

這種設想很極端嗎?這種需求很少嗎?能不能為那些不方便的人,再多設想一些?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有些人來說,婚喪喜慶、過年過節,要應付許多不太熟識的親友,彼此招呼、應對,的確是有些壓力。

近年來網路上的討論,對於這種場合常常深惡痛絕,好像根本不該有這類家族聚會一樣。

然而現代的社交場合繁多,讓人疲於應對的的同儕、客戶、認識的人,甚至陌生人,不會比親戚少。見了面不叫人、不招呼、不應對,真的會是比較好的選擇嗎?恐怕只會被當成莫名其妙的機車人吧!

人際應對,不應逼迫,但是在正常的情況下,總要適度的練習。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600.jpg

一、

與體育班的大孩子拍照時,我驚覺這一年,還來不及趕上你們任何一場球賽,而大家就要暫時別過。

耳邊響起的是賀鈞的聲音:「老師,你要來看我們比賽嗎?」還有喬瑩傻笑著說:「老師,幫我簽名」手裡握著一疊不知多久沒簽的教室日誌,遞了過來。

有時是振凱,有時是承哲,或者是煜明,總會在課間猛然發問:「老師,你昨天騎車到哪裡去了?」「老師你昨天在臉書發文,是在講什麼?」仟諭和舒涵不時要互嗆一下,轉頭又對我說:「齁!老師,你看她啦!」而那些穿插在IG即時動態中的鬼臉,笑聲還有更多的嗆聲,則常惹得我在手機前大笑。

你們的表情特別的豐富,肢體特別活動,聊起那些生活細瑣,習慣誇張地呼告、堆疊許多應該省去的感嘆詞與語助詞。可一旦要正經說說自己的意見,傾吐自己的心事,則全部都木訥了起來。

這個社會,那些擅長表達意見,經營動聽故事的人,總是特別具有優勢。而妳們卻是那麼直接,不習慣於修飾,好惡喜怒,一望可知。

在語文表達課程裡,我們靠近坐著,相互交換的記憶,在下一段旅途中,我祝福你們,能再次遇到可以彼此交換故事的夥伴。在應用文的寫作練習時,我們激盪想著,如何寫一封給校長的信,解決團隊遇到的困難。在你徹底變成一個大人的時候,在遇到任何困難與衝突。我希望你們能找到適合說話的位置,用誠懇的態度,彼此理解,相互溝通。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知道油豆腐的的臺語怎麼說嗎?

有人說『豆腐糋(tsìnn)』,也有人說『豆干糋』。重溫起這個詞,讓我想起一件趣事。

有一回,我打開便當,看到當日商家的配菜是咖理油豆腐、小魚炒豆干、番茄豆腐炒蛋。

我無奈的抬起頭說:「豆腐糋、豆干、豆腐,擱加一味豆乳,就四味俱全了。」

 

nanlu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